传统殡葬文化河南玉随葬品

河南发现了曹操的墓

  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这座墓葬是怎样被发现的?墓主人又是如何确定的?
  抢救性考古的意外发现
  墓葬占地约740平方米,出土器物250余件
  据出席发布会的专家、学者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盗。为及时有效地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经发掘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共出土器物250余件,有金、银、铜、铁、玉、石、骨、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枕、刻铭石牌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
  此次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
  除上述器物外,该墓还出土有大量画像石残块。这批画像石画工精细娴熟,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有“神兽”、“七女复仇”等图案,并刻有“咸阳令”、“纪梁”、“侍郎”等文字,堪称汉画像石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墓室清理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3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
  六大依据锁定墓主人
  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墓室或藏曹操遗骨
  有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武王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
  首先,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这座大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
  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带之物。
  第五,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综合这些因素考虑,专家们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树立汉魏考古年代标尺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保护规划着手进行
  有关专家介绍说,曹操高陵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谥号、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靠的信史。
  千百年来,这些问题扑朔迷离,异说种种,疑雾重重,并由此产生了对曹操的许多怀疑和曲解。
  曹操高陵的确认,解决了诸多历史悬案。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相关领域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也必将为曹操及汉魏历史的研究开启新的篇章。
  目前,曹操高陵的发掘,尚有许多工作仍在进行,如陵园建筑、墓地布局的调查等。同时,保护展示规划也已开始着手进行。
  河南省文物局供图
  曹操陵墓不会进行商业开发
  就此次考古重大发现的发掘过程、意义及下一步的研究保护规划,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
  记者:曹操高陵是怎样被发现的?
  孙英民:曹操高陵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最近被发现,是当地村民在给当地砖瓦厂取土时,挖掘暴露出墓葬顶部,当地文物部门才发现了这座墓葬。
  记者:墓葬被破坏的情况怎样?
  孙英民: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盗墓主要造成了一些汉画像石的破坏;此外,还造成了一些文物的丢失和位置改变——具体丢失的情况,目前还没有统计。
  记者: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在考古学界占据怎样的地位?
  孙英民: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考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应该说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考古发掘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记者:下一步,针对墓葬的研究保护会采取哪些措施?会否进行商业开发?
  孙英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进行考古发掘。目前,我们对整个地葬结构、陵园范围以及是否有随葬墓等情况还不能完全掌握,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继续进行,将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发现。
  其次,将尽快制定保护规划,当地政府将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建设永久性的博物馆,更好地进行保护;并根据考古发掘的情况,展开一系列历史研究。
  曹操高陵的发掘,以保护和研究为目的,不会用于商业开发,也不会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一座东汉大墓获得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记载中的曹操高陵。
  这座大墓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盗,为了及时有效的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这个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离地表大概是15米,墓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
  据了解,墓虽然多次被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的随葬品,出土了器物200多件,包括金、银、铜、铁、玉、石、古、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内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龟、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
  最重要的随葬物品极为珍贵一共有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该是曹操的遗骨。
  http://news.qq.com/a/20091227/000944.htm?qq=0&ADUIN=853628884&ADSESSION=1261879178&ADTAG=CLIENT.QQ.2653_.0
  希望对你有帮助
  http://news.qq.com/a/20091227/000932.htm
  视频:河南西高穴村东汉大墓极可能为曹操高陵
  
  河南安阳确认发现曹操高陵 可能藏其遗骨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今天上午,曹操墓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记者获悉,曹操墓位于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至此,曹操墓到底在何处这一千古之谜终于被破解。
  
  历史上关于曹操墓众说纷纭,七十二疑冢、许昌城外、漳河水底、铜雀台下,1000多年来,曹操墓到底在那里,谜团重重。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二号墓地的考古挖掘最终解开了这一千古谜团,专家的主要依据是一块珍贵的石牌。
  
  12月19日和25日,记者两次来到发掘现场高穴村二号墓地——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地一片开阔的田地里,了解了“曹操墓”的来龙去脉。曹操墓规格相当高,呈中字型土坑式砖石墓室,墓室分为前室和后室,中间有甬道相通,前后室顶部为四角攒顶,甬道为砖券拱形顶。前后墓室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耳室。两座墓室最深处距地表16米,属于典型的深埋墓葬。墓道长35米,宽9.6米,呈阶梯式内收。
  
  在这座墓里出土有金、银、铜器,陶器、兵器等,但在这些出土文物中,最让专家兴奋的就是这块写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石牌,专家介绍,“魏武王”三个字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因为这和曹操的身份相符合:曹操生前为王,他儿子曹丕做了皇帝以后,他才被追封为魏武帝;“魏武王”完全与他死时的身份相符。这块写有“魏武王”的石牌确切的证明了墓主人身份。同时,在挖掘过程中还出土了三具骨架,经专家鉴定,一具为男性,约为60多岁,另两具为女性,分别为20多岁和40多岁,男性死亡年龄与史书中记载的曹操死亡年龄极为相符。
  
  与出土的文物共同指明这一古墓为曹操墓的还有一块在1998年被该村村民徐玉超起土时挖出的一块鲁潜墓志,志文提到了鲁潜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与距离:“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这里所说的魏武帝陵应该就是高陵(西陵),高决桥应该为高穴桥,古代“决”通“穴”,这说明曹操的墓地应该在西高穴村附近。
静安墓园
  
  另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颁布《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这大概是曹操预感寿命将尽时才颁布的。西门豹祠在今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村一处临公路的高地上,祠堂早已不存,只留下三四通古碑,其中两通字迹已经漫漶不清,而另两通则为民国和清朝道光年间的。另一部文献的记载,更具体地点出了西门豹祠与曹操墓的关系。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提到相州邺县时说:“故邺城,县东五十步。”也就是说,唐代的邺县在故邺城(曹魏邺城,北周焚毁)西五十步的地方。这是个很短的距离,这就更显示西门豹祠的坐标意义了。漳河南距邺县三十里的地方应该在今安阳县的西北部。这可以根据唐代的碑刻和墓志铭来证明。在唐朝开元三年有《相州邺县天城山修定寺之碑》,开元七年有《大唐邺县修定寺传记碑》。修定寺就是今天的安阳县西北的清凉山东侧的修定寺,说明邺县在唐代的地界往西到达了今天的清凉山(古代叫天城山),所以应该说安阳县的西北部在唐代是属于邺县的。
  
  根据出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石牌、鲁潜墓志、以及西门豹祠位置,经过多位专家充分论证,最终确定西高穴村就是曹操墓所在地,千百年来所有的猜测所有的争论终于停止,千古谜团终破解。
  是的
  安阳高陵
  其实去年12月就发现了,只是现在证实是曹操的墓
  是的,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
  是的,应该是曹操的墓
  对。。河南安阳。。

河南省博物院九大镇宅之宝是什么

  1、贾湖骨笛
  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长23.1厘米,七孔。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2、杜岭方鼎
  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3、“妇好”鸮尊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系商代晚期器物,它的出现证明中国青铜时代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4、玉柄铁剑
  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西周晚期器物。
  5、莲鹤方壶
  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城关李家楼村,春秋时期器物。
  6、云纹铜禁
  出土于河南省淅川下寺2号楚墓,春秋时期器物。它的出现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
  7、四神云气图
  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西汉早期。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
  8、武曌金简
  出土于中岳嵩山峻极峰,唐代早期。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金简。
  9、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出土于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北宋晚期器物。是中国的稀世珍宝,绝世无双。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魁首。汝官窑系御用瓷,烧造时间极短,只在北宋晚期烧了大约20年。之后,汝窑消失,技术失传。公认的传世汝官瓷仅67件半,市场上难得一见。文献记载:汝窑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称。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汝官窑传世天蓝釉器物五件,这件是唯一一件经考古工作者科学发掘所得的器物,而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弥足珍贵!
  1:金兽2:错银铜牛灯3:错金银重络铜壶4:广陵王玺金印5:金蝉玉叶6:银镂玉衣7:竹林七贤砖画 玉叶陵园 8:鎏金镶嵌兽形铜金砚9:鎏金喇嘛塔10:青瓷神兽尊11: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综12:透雕人兽玉饰件 13:青铜寿山福海纹瓷炉14:沈寿绣品(耶稣像)15:金观音菩萨立像16:徐渭(杂花图卷) 17:釉里红岁寒三友梅瓶18:坤舆万国全图

独玉有什么好处

  独玉在中国四大名玉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和田玉。据史料考究,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和雕琢独山玉。
  
  独玉产因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只有这一座小小的山出产,其他地方没有的。跟其他玉相比,独玉最大的特点恐怕是产量少,物以稀为贵,而且以后可能会停产,因为就这一座山,总会挖完的。
  
  -----------------------------------------------------------------------------------
  
  台湾籍资深收藏鉴定师丰先生对玉器收藏者的一番话:独玉现在有料就是宝,而翡翠你有好的,人家还有更好的,几百元,几千元能买到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么?1万元以下的翡翠几乎完全一样的有成千上万件,根本没有收藏价值,只不过是多年来炒作而成的高价玉石!宝玉乃是通灵物这句话的由来可以追述到唐朝甚至更久远……而翡翠只有短短300年的历史,显然可见通灵宝玉并不是指翡翠。中国的玉文化已经有3千年的历史,独玉、和田玉、岫玉都是使用佩戴历史悠久的美玉,和田玉、岫玉现今储量仍很巨大,专家预计还能有4百年以上的开采储备。而独玉自被发现以来就产量十分稀少,自古雕刻师对每块料都是仔细观察后才敢雕刻的,生怕浪费了一块好料。一块小料,做手镯前先要完整的挖出镯子心部分,然后保存好每小块料子,小的做小件,最小的做成珠子串项链,一点浪费都不允许有。翡翠的珠子可以成吨做,穿什么都行,而独玉的珠子根本没有卖的,因为它太珍贵了,根本不会把完整的玉料做成珠子来供做串挂衬托其他玉器的配件。
  
  -----------------------------------------------------------------------------------
  
  单色的独山玉不多,通常都是由2~3种以上颜色组成的多色玉。独山玉玉质致密,硬度较高为摩氏硬度6~7,密度为2.90左右,折射率为1.56~1.70,玻璃光泽,不透明至半透明,有少量优质品接近透明。高档独山玉翠绿色和硬度几乎可与翡翠谐美,故有"南阳翡翠"之美称。
  通常根据颜色可将独山玉划分为五类:
  (1)白独山玉:以乳白色为主,带有灰色色调和粉红色调,略有透明感。有透水白玉、干白玉、奶油白玉、乌白玉、芙蓉玉等品种。
  (2)绿独山玉,以绿、翠绿色为主。有绿玉、绿白玉、翠玉、青玉、天蓝玉等品种,颜色似翡翠,半透明至微透明。
  (3)紫独山玉:暗绿色质地上分布着淡紫色斑点,不透明。有紫玉、亮棕玉等品种。
  (4)黄独山玉:呈均匀的黄绿色或橄榄黄绿色,也称橙玉。
  (5)杂色独山玉: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独山玉。有墨玉、翠白玉、菜花玉、五花玉、间彩玉、斑玉、黑花玉等品种。这类独山玉最多,占独山玉的50%以上。
  上述五类中,以透水白玉、芙蓉玉、绿玉价值较高。

玉一直都是尊贵的象征,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玉

  1、和田玉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2、岫岩玉
  岫岩玉,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岫岩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新疆和田玉和河南独山玉),因产于辽宁岫岩而得名,最早的玉名见自西汉《尔雅》:“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殉圩琪焉”。
  岫岩玉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2005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岫岩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蓝田玉
  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和田玉(软玉)、岫玉和独山玉 ,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 。
  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蓝田玉”之名是因其产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蓝田山而得名。
  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2004年02月03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蓝田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4、独山玉
  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阳翡翠之称,是一种重要的玉雕材料 ,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或“独玉”。
  独山是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最近的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和旅游风景区,出产独玉。
  参考资料来源:
  
  搜狗百科-独山玉
  
  搜狗百科-蓝田玉
  
  搜狗百科-岫岩玉
  
  搜狗百科-和田玉
  中国古玉器不仅有着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富多彩的品种,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是玉器之所以成为历代官吏显示身份地位的随葬品、古玉器之所以成为重要的文物、之所以构成中国玉文化体系的原因。
  
  中国古玉器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设计艺术、碾琢工艺、文字记载等,而且还包括古玉器的丰富的价值、礼仪功能。宗教功能、经济价值和装饰功能。
  
  古玉器的政治价值表现在古玉器是社会等级制的物化,是古代人们道德和文化观念的载体。出土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在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 “君子比德于玉”的用玉观;东汉关于“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说法,就是将玉石的5种物理性质比喻为人的5种品德:“仁、义、智、勇、洁”。古玉器的礼仪功能一直占中国古玉器的主流,“六器”是封建社会礼仪用玉的主干,即用6种不同形制的玉器作为祭祀、朝拜、交聘、军旅的礼仪活动的玉器,这就是《周礼大宗伯》所说的“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磺礼北方”。
  
  古玉器的宗教功能体现古人在图腾崇拜中的用玉,在佛教和道教中的用玉。玉器的经济价值从古到今不减。大中型墓葬中出土较多的古玉器,除了表征墓主的身份和地位外,也是财富的象征;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有以玉作币、以玉作交换和贡品的做法;清朝有“古铜旧玉无身价”的说法。
  
  玉器的装饰功能始终是玉器的主要功能。包括玉珠串、手镯、玉佩等人体装饰用玉;玉剑饰、玉带钩、玉带扣等服饰装饰用玉;玉山子、玉制瓶、玉制炉熏等陈列装饰用玉等。
  
  在中国玉器上述5种功能中,经济价值和装饰功能是玉器的自然属性,现代玉器仍然具有这两种功能。其他3种价值和功能则是人为赋予的,是古玉器不同于现代玉器的特有的功能
  最著名的自然就是和氏璧了
  和氏璧刚开挖出来时的名称叫“玮”,此后将没有经过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称作“玮”。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玉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玉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南阳玉
  
  又称独山玉。是一种成分复杂多种矿物的玉石,质硬细腻,主要成分为斜长石,以及黝帘石、绿帘石、闪角石、透辉石等,以绿、紫、白三色为基础,常呈多种颜色,玉工依其天然色雕琢不同的物品,适用于“俏色”工艺。南阳玉有着悠久的开采喝使用历史。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南阳玉
  
  又称独山玉。是一种成分复杂多种矿物的玉石,质硬细腻,主要成分为斜长石,以及黝帘石、绿帘石、闪角石、透辉石等,以绿、紫、白三色为基础,常呈多种颜色,玉工依其天然色雕琢不同的物品,适用于“俏色”工艺。南阳玉有着悠久的开采喝使用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