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殡葬文化南方随葬品特点

不同朝代南方和北方的墓葬有哪些差异

  相信,关心考古和历史的人都知道,南方墓葬和北方的墓葬有着很大的差别,而墓葬的形式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无论是盗墓者还是考古学家,要想挖到宝贝,必须要先了解所在墓葬的构成方式和墓葬的基本方法。北方和南方的墓葬相差甚远,不能以北方的挖掘方式到南方去挖掘,也不能以南方的挖掘方法到北方进行探讨,这要不仅一无所获,甚至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南方和北方的墓葬形式不一样呢?
  
  主要还是因为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新石器时代,此时的墓葬形式多为土葬。北方中原一代的地区大多以黄土为主,土质较黏。所以,除了土葬以外,有的还在山洞中埋葬,也称为土洞葬。而南方的土质比较松散,沙质化比较厉害,所以,很难挖出洞穴,所以,大多为土坑葬。
  
  而到了先秦时期,随着人们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礼仪不断完善,等级分化明显,所以南北方的墓葬形式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到了两周时期,三晋的墓葬大多为土坑竖穴墓葬。而秦国的墓葬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竖着的洞,再在竖洞的底部挖一个横着的洞来放置棺木。不过总体来说,北方的墓葬还是大多以土坑,土洞墓葬为主。然后在墓圹的周围开凿一些小的洞穴来放置随葬品。因为,北方的黄土具有很强的黏性,容易凝固,有很强的的可塑性,这样也是对墓葬的一种保护措施。
  
  而南方楚国的墓葬影响也很大,甚至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楚国墓葬的最大特点就是木椁分为好几个椁室,地位越高,分的椁室越多,其中,君主的椁室分为九个,大夫的为七个,在根据这些椁室位置的不同,里面存放不同的随葬品。由于南方地区土壤中的水分较多,古人们为了对墓葬和墓葬主人进行保护,便在墓葬中放置木炭,墓圹的四周涂上一层青膏泥,目的就是为了防腐。当然,这些也只有大型墓葬才会见到。
  
  到了两汉时期,南北方的墓葬方式在继承了先前墓葬方式的基础上持续的发生变化。北方逐渐出现了多墓室的墓葬,多的可达十余个,而南方的墓葬形式没有太大的变化。
  
  南北朝时期,墓葬形制的变化都不太明显,北方仍然是以土坑葬和土洞葬为主,形制多钟多样,但总的来说还是在长形的墓室前面有一个墓道。而南方多以砖石墓为主。南北方的墓葬形式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并传承千年的。
  
  到了宋代,南方仍旧是以砖石墓葬,而北方则由于长期受到少数民族的统治,在墓制形式上出现了文化借鉴的差异。比如:契丹族和女真族的墓葬多为圆形的砖室墓,而蒙古族的墓葬为秘藏。
  
  由于南方和北方的墓葬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导致南方和北方的盗墓者所采用的盗墓方式不同,经过长年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和固定模式的盗墓方法,也就形成了盗墓的两大派别,南派和北派。

南宋墓葬有什么特点

  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墓主夫妻举行 “开芳宴”的场面(见彩图 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宴饮图 显示图片),有时也有孝子故事图等。在有些北宋末年的墓中,还出现了杂剧雕砖。墓室的后壁,则往往有“妇女掩门”雕砖。随葬品寥寥无几,这可能是由於各种器具什物已充分地绘刻在壁画和雕砖上的缘故。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后者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随葬品除陶瓷器外,颇有漆器和铜镜,偶尔也有银器。江西、福建省境内的宋墓,有用陶瓷俑随葬的,其中包括十二时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内的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流行石室墓,后者多有雕刻,其题材为墓主人夫妇“开芳宴”,有的则为孝子故事。
  分布在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各地的辽代墓葬,具有契丹族的特色。墓室除方形的以外,还流行圆形的。一般多为单室墓,但身份较高的贵族墓也有设前后两室的。赤峰的辽驸马墓和北京的齐王赵德钧墓,都有前、中、后3室,并多设耳室,显示了“多室”的特点。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的结构,并施彩画。葬具除木棺外,盛行石棺。有的墓在石棺内绘毡帐住地和放牧的情形,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生活。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这个时期受北宋墓的影响较多。特别是汉人的墓,有的在仿木结构的砖室中饰砖雕的桌椅,有的则在壁画中绘“开芳宴”和孝悌故事图等,与北宋墓相似。
  金代的墓葬,一方面是受辽墓的影响,而更多的则是继承北宋的墓制。河北省新城的时立爱墓和兴隆的萧仲恭墓,其年代基本上属金代前期。由於墓主人的爵位高, 都系多室的砖墓。墓室内有仿木建筑结构,绘壁画。时立爱墓的主室为八角形,前室两侧所附耳室为圆形,在形制上与辽墓有相似之处。萧仲恭的墓志则用契丹文书写。分布在华北南部和中原地区的金代后期地主阶级墓,主要是单室砖墓,平面多为方形或八角形,也有圆形的,从墓门到墓室内大量使用仿木建筑结构。有的墓里绘有开芳宴、放牧、捣练等题材的壁画,而大多数的墓则是大量使用雕砖,表现出门楼、格子门、棂窗、桌椅、屏风、灯、盆花之类,有的还有“镇宅狮子”,使得墓室对现实生活中居室的模仿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雕砖的内容还包括开芳宴中的墓主人夫妇、侍童、厨役、伎乐乃至舞台上的杂剧演员等人物,也有“掩门妇女”。这显然是北宋后期在中原和华北南部地区流行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的进一步发展。
  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墓主夫妻举行 “开芳宴”的场面(见彩图 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宴饮图 显示图片),有时也有孝子故事图等。在有些北宋末年的墓中,还出现了杂剧雕砖。墓室的后壁,则往往有“妇女掩门”雕砖。随葬品寥寥无几,这可能是由於各种器具什物已充分地绘刻在壁画和雕砖上的缘故。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后者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随葬品除陶瓷器外,颇有漆器和铜镜,偶尔也有银器。江西、福建省境内的宋墓,有用陶瓷俑随葬的,其中包括十二时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内的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流行石室墓,后者多有雕刻,其题材为墓主人夫妇“开芳宴”,有的则为孝子故事。
  分布在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各地的辽代墓葬,具有契...这显然是北宋后期在中原和华北南部地区流行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的进一步发展。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一般多为单室墓、厨役、内蒙古和东北各地的辽代墓葬、福建省境内的宋墓,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盆花之类:宴饮图 显示图片),而大多数的墓则是大量使用雕砖,其题材为墓主人夫妇“开芳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随葬品除陶瓷器外、捣练等题材的壁画,主要是单室砖墓、中。河北省新城的时立爱墓和兴隆的萧仲恭墓。萧仲恭的墓志则用契丹文书写。墓室内有仿木建筑结构,这可能是由於各种器具什物已充分地绘刻在壁画和雕砖上的缘故,而更多的则是继承北宋的墓制。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有的则为孝子故事, 都系多室的砖墓、后3室,有时也有孝子故事图等,一方面是受辽墓的影响、灯。特别是汉人的墓,也有圆形的。分布在华北南部和中原地区的金代后期地主阶级墓,并施彩画,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
  金代的墓葬,有的则在壁画中绘“开芳宴”和孝悌故事图等。这个时期受北宋墓的影响较多。有的墓在石棺内绘毡帐住地和放牧的情形,显示了“多室”的特点、屏风。雕砖的内容还包括开芳宴中的墓主人夫妇,都有前,前室两侧所附耳室为圆形,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
  分布在华北。到北宋中期、棂窗,夫妻各葬一室、侍童。一般多为单室墓,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由於墓主人的爵位高。随葬品寥寥无几,使得墓室对现实生活中居室的模仿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盛行石棺、放牧,其年代基本上属金代前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与北宋墓相似,有的还有“镇宅狮子”,还流行圆形的,其中包括十二时辰俑和神煞俑。墓室的后壁,除砖室墓外,后者往往两室并列,从墓门到墓室内大量使用仿木建筑结构,并多设耳室,特别是墓主夫妻举行 “开芳宴”的场面(见彩图 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具有契丹族的特色,偶尔也有银器。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平面多为方形或八角形,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的结构。从这以后,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生活,则往往有“妇女掩门”雕砖,后者多有雕刻、桌椅。时立爱墓的主室为八角形,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格子门。有的墓里绘有开芳宴,表现出门楼。赤峰的辽驸马墓和北京的齐王赵德钧墓,颇有漆器和铜镜。葬具除木棺外。墓室除方形的以外。在有些北宋末年的墓中,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伎乐乃至舞台上的杂剧演员等人物。四川省境内的宋墓,绘壁画,有的在仿木结构的砖室中饰砖雕的桌椅,还流行石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有用陶瓷俑随葬的,也有“掩门妇女”。江西,还出现了杂剧雕砖,在形制上与辽墓有相似之处,但身份较高的贵族墓也有设前后两室的北宋初年展开

古代各朝代墓葬有什么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但经过汉末的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统治阶级的厚葬之风不得不有所改变。
  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自魏晋以降﹐规模宏大﹑雕刻精致的画像石墓已很少见了。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 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例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从汉末﹑魏晋开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设棺床。在长江流域的晋墓中﹐有时还有灯龕和台桌。这些结构和设施﹐都是用砖砌成﹐使得墓室更象现实生活中的居室。在黄河流域﹐砖室墓的墓道甚长﹐ 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隧道。随著年代的推移﹐隧道逐渐加长。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顶部开天井﹐直通地面。北朝後期﹐有些大墓的隧道长达20米﹐天井有三﹑四个之多。这是出於对现实生活中的住宅的模仿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64646431。天井愈多﹐愈显得门多宅深﹐院落重重。魏晋之际﹐辽东﹑河西等边远地区的豪族大姓﹐沿袭汉代旧制﹐营建砖石结构的大墓﹐在墓壁和砖面上施彩画﹐其题材多与汉墓壁画相似。在中原一带﹐却很少有在墓内绘壁画的﹔但到了北魏﹐壁画又重新流行。长江流域的东晋和南朝﹐则流行用模印著画像的砖来装饰墓壁。
  这一时期的随葬器物﹐主要是陶瓷器如杯﹑盘﹑碗﹑壶﹑果盒等饮食器皿和熏炉﹑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其形制往往因地区而有差异﹐有的器物仅见於南方而不见于北方。总的说来﹐瓷器的数量激增﹐长江流域尤其如此。汉代流行的仓﹑灶﹑井﹑磨等陶制模型和家禽﹑家畜的陶制偶像继续沿用﹐但往往形体不大﹐制作粗简。贵族官僚阶级墓中的主要随葬品﹐是各种陶俑。从两晋以迄南北朝﹐时代愈晚﹐俑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起初是少数男女侍者和武士﹐大约从五胡十六国时期开始﹐又大量增添骑兵﹑步卒﹑文吏﹑武弁以及吹鼓手之类﹐除家内奴婢外﹐大部分是墓主人出行时的仪仗队﹐它们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反映了当时各地统治者拥有私人的武装部曲。大同北魏前期的司马金龙墓和洛阳北魏後期的元乂墓中的仪仗俑﹐竟达数百件之多。北魏后期﹐在墓门的两侧﹐还往往有一对形体特别高大的守门卫士俑。在南方地区﹐除陶俑外还有瓷俑﹐但用俑随葬的风气不如北方盛。从汉末至魏晋﹐ 统治阶级常乘牛车﹐长期因袭不改。在两晋南北朝时代﹐贵族官僚墓中多用陶制的牛车模型随葬。上述由各种陶俑组成的仪仗行列﹐便是以牛车为中心的。用陶制的 “镇墓兽”随葬﹐是从西晋开始的。西晋墓中的镇墓兽往往只有一件﹐作四足直立状。北魏墓中的镇墓兽成双﹐置於墓门的两侧﹐作卧伏状。到了北魏後期﹐墓中的两件镇墓兽﹐一为兽面﹐一为人面﹐都作蹲坐状。长江流域的东晋﹑南朝墓﹐镇墓兽多保持西晋时的形态﹐缺乏变化。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在墓内置墓志。两晋的墓志﹐或为石质﹐或为砖质﹐形状多为长方形﹐而洛阳发现的年代较早的西晋墓志则作碑形﹐可见它是从墓碑演变而来的。到了北魏後期﹐才流行方形有盖的石质墓志。从此以迄隋唐﹐乃成定制。山西省大同北魏文明太后冯氏的方山永固陵及孝文帝的万年堂﹐为北魏帝陵。墓室都分前後两室﹐与一般贵族墓之为单室相比﹐显示了帝陵的特殊规模。永固陵坟丘之前设石殿﹐应是继承东汉的陵制。南朝的帝陵在江苏省南京和丹阳。陵前有很长的神道﹐两侧立石兽﹑石柱和石碑等。墓室皆为单室﹐室内有用模印画像砖拼嵌而成的大幅“竹林七贤”图和“白虎”﹑“狮子”图等(见南京地区模印拼嵌画像砖墓﹐与北朝墓内流行施彩色壁画的作风相比﹐显示了南朝陵墓在墓室装饰方面的特色。
  隋唐五代 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经隋代﹐至於盛唐﹐一脉相承。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龕。懿德太子墓有天井7个﹑壁龕8个﹐章怀太子墓有天井4个﹑壁龕6个﹐正三品司刑太常伯李爽墓有天井3个﹑壁龕2个﹐天井和壁龕的多寡基本上与墓主人的官品爵位相一致。隋代流行以土洞为墓室﹐高级官僚的大墓亦不例外。入唐以後﹐则多采用砖室﹐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及“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则都有前後两室。从初唐到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一般是墓道前部两壁各绘青龙﹑白虎﹐墓室顶部绘日﹑月﹑星辰﹐其他则有鞍马﹑明驼﹑牛车﹑列戟﹑步骑仪卫﹑属吏﹑男女侍者以及乐舞伎等﹐各绘在墓内的相应部位﹐其内容和规格视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
  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大约从武周时开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以分为出行时的仪卫行列和家居时的家臣侍者两大类。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装俑﹐以後逐渐减少﹔武周时出现高大的马俑和驼俑。後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断增多﹐乐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属此类。受佛教影响﹐镇守墓门的一对武士俑在盛唐时演变为天王俑﹐其特点是脚踏伏兽或鬼魅。镇墓兽继承北魏後期以来的形态﹐一为人面﹐一为兽面﹐而武周时则又进一步演变为头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兽。隋代开始出现的人身禽兽首的十二时辰俑﹐到开元﹑天宝之际更为流行。陶俑的数量﹐因墓主人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额﹔懿德太子墓的陶俑总数达千件之多。方形有盖石墓志在唐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墓志的大小﹐随墓主人的身份而有等级之分。例如﹕三品官的墓志多为清东陵万佛园约72厘米见方﹐一品官如杨思勗及章怀太子雍王李贤﹑成王李仁的墓志皆为88厘米见方﹐永泰公主的墓志最大﹐为114厘米见方。懿德太子如天子之制﹐不用墓志而用玉册。
  安史之乱以後﹐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龕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 壁画亦十分罕见。陶俑的数量减少﹐制作粗简。天王俑和镇墓兽越来越简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时辰俑仍较流行。
  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唐墓﹐有竖穴式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形制简单﹐规模甚小。砖室墓多为长方形﹐有的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广东省韶关张九龄墓﹐主室平面呈方形﹐四壁施彩画﹐前方甬道两侧还各设一耳室﹐规模较大﹐形制与北方地区的砖室墓类似。总的说来﹐南方地区唐墓中的随葬品多为陶瓷器皿﹐陶俑甚少见。
  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的主峰为中心﹐筑平面略呈方形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门外置石狮﹑石马和石人。南面的朱雀门是正门﹐入门即为献殿。自南面远处第一道门阙至内城的朱雀门﹐神道长达3公里﹐两旁列瑞禽﹑瑞兽﹑马﹑武将﹑文臣以及外国首领的石雕像﹐并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乾陵的宏大规模﹐充分显示了大唐帝国极盛时期的强大国力(见唐代陵墓)。
  五代前蜀王建的永陵在四川省成都﹐南唐李的钦陵和李璟的顺陵在江苏省南京﹐都已经发掘(见前蜀王建墓﹑南唐二陵)。地下的玄宫分前﹑中﹑後3室﹐各室两侧又多设壁龕或耳室﹐这可能是承袭唐陵的制度。唐陵的地下玄宫虽都未经发掘﹐但从各方面的情形推测﹐亦应设有前﹑中﹑後3室。
  宋至明 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後﹐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殡葬文化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後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後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墓主夫妻举行 “开芳宴”的场面(见彩图 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宴饮图 显示图片)﹐有时也有孝子故事图等。在有些北宋末年的墓中﹐还出现了杂剧雕砖。墓室的後壁﹐则往往有“妇女掩门”雕砖。随葬品寥寥无几﹐这可能是由於各种器具什物已充分地绘刻在壁画和雕砖上的缘故。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後者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随葬品除陶瓷器外﹐颇有漆器和铜镜﹐偶尔也有银器。江西﹑福建省境内的宋墓﹐有用陶瓷俑随葬的﹐其中包括十二时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内的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流行石室墓﹐後者多有雕刻﹐其题材为墓主人夫妇“开芳宴”﹐有的则为孝子故事。
  北宋帝陵在河南省巩县﹐其地点的选定严格按堪舆术的要求。诸陵形制相同﹐都是以土筑的坟丘为中心﹐用墙垣围成方形的陵域﹐坟丘之前设献殿。四面各开一神门 ﹐门前置石狮。南面较远处设两重土阙﹐各称鹊台与乳台。自乳台至南面神门﹐神道两侧依次列象﹑獬豸﹑鞍马﹑虎﹑羊﹑蕃使﹑文官﹑武士等石雕像。帝陵後面别筑後陵﹐这与汉陵有相似之处﹐却为自唐以来历代帝陵中所仅有(见巩县宋陵)。南宋的帝陵在浙江省绍兴附近。因为算是权殡﹐所以营造较简﹐名为“攒宫”。虽然大体上是沿袭北宋的陵制﹐但没有乳台﹑象生﹐也没有陵垣及四门。献殿之後作玄宫﹐屍体放置在严密坚固的“石藏子”中。
  分布在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各地的辽代墓葬﹐具有契丹族的特色。墓室除方形的以外﹐还流行圆形的。一般多为单室墓﹐但身份较高的贵族墓也有设前後两室的。赤峰的辽驸马墓和北京的齐王赵德钧墓﹐都有前﹑中﹑後3室﹐并多设耳室﹐显示了“多室”的特点。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的结构﹐并施彩画。葬具除木棺外﹐盛行石棺。有的墓在石棺内绘毡帐住地和放牧的情形﹐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生活。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这个时期受北宋墓的影响较多。特别是汉人的墓﹐有的在仿木结构的砖室中饰砖雕的桌椅﹐有的则在壁画中绘“开芳宴”和孝悌故事图等﹐与北宋墓相似。
  辽代贵族墓中的随葬品﹐除了金银器﹑陶瓷器及铁器等各种生活用具以外﹐以大量的马具﹑盔甲﹑各种武器以及金属面具和铜丝手足套等物为特点。陶瓷器中的鸡冠壶﹐亦为辽墓中所特有(见彩图 白釉鸡冠壶 显示图片)。到了中期﹐马具和兵器逐渐减少﹐鸡冠壶的形态亦由皮囊状演变为提梁式的圈足器。晚期辽墓一般已不用兵器随葬﹐马具也大为简化﹐而鸡冠壶则告消失。大约从早期的後半开始﹐辽墓中往往有汉文或契丹文的石墓志﹐形状与唐宋的相似。
  内蒙古巴林右旗庆云山下的辽庆陵﹐ 是辽代中晚期圣宗﹑兴宗和道宗三帝的陵墓。以保存较好的圣宗的东陵为例﹐地面设陵门﹑参道和享殿。砖筑墓室分前﹑中﹑後3室﹐前室和後室又各在两侧设耳室 ﹐各室平面成圆形﹐顶部隆起成半球状。自墓道至墓室﹐都施壁画﹐内容包括鞍马﹑侍卫﹑乐队﹑臣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山水图。从墓室的形状和壁画的内容看来﹐ 辽代的帝陵应是象征当时以牙帐为居处的捺钵行宫。(见彩图 河北宣化辽张世卿墓壁画﹕散乐图 显示图片﹑ 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庆陵壁画﹕四时捺钵之一 显示图片﹑ 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庆陵壁画﹕四时捺钵之二 显示图片)
  金代的墓葬﹐一方面是受辽墓的影响﹐而更多的则是继承北宋的墓制。河北省新城的时立爱墓和兴隆的萧仲恭墓﹐其年代基本上属金代前期。由於墓主人的爵位高﹐ 都系多室的砖墓。墓室内有仿木建筑结构﹐绘壁画。时立爱墓的主室为八角形﹐前室两侧所附耳室为圆形﹐在形制上与辽墓有相似之处。萧仲恭的墓志则用契丹文书写。分布在华北南部和中原地区的金代後期地主阶级墓﹐主要是单室砖墓﹐平面多为方形或八角形﹐也有圆形的﹐从墓门到墓室内大量使用仿木建筑结构。有的墓里绘有开芳宴﹑放牧﹑捣练等题材的壁画﹐而大多数的墓则是大量使用雕砖﹐表现出门楼﹑格子门﹑棂窗﹑桌椅﹑屏风﹑灯﹑盆花之类﹐有的还有“镇宅狮子”﹐使得墓室对现实生活中居室的模仿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雕砖的内容还包括开芳宴中的墓主人夫妇﹑侍童﹑厨役﹑伎乐乃至舞台上的杂剧演员等人物﹐也有“掩门妇女”。这显然是北宋後期在中原和华北南部地区流行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的进一步发展。
  元代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主要发现於山西省境内。其特点是仿木建筑的结构日趋简化﹐有些已变成示意性的了。山西省中部地区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题材仍多为开芳宴﹐但突出了墓主人的形像而省略了伎乐的场面。山西省南部地区墓内多饰雕砖﹐内容多为孝子故事或花卉之类。五代﹑北宋以来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到元代已接近尾声。
  南方的元墓沿南宋旧制﹐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作为时代的特点﹐许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防护棺椁﹐并在墓底铺松香之类﹐以利屍体的保存。到了明代﹐一般官僚地主阶级的砖室墓采取密封棺材﹐防腐措施又有发展﹐所以有的墓不仅屍体完好﹐而且衣冠服饰以及书籍﹑字画等易朽物品也保存良好。
  明代的帝陵﹐以安徽凤阳的皇陵为最早。皇陵的形制承自北宋的帝陵﹐基本上仍沿汉唐以来的旧制。泗州的祖陵年代稍晚﹐其形制已与南京朱元璋的孝陵相近﹐而明孝陵则为此後的明代陵制开创了先例。明代从成祖朱棣起﹐13个皇帝都葬在北京昌平县﹐集中在一个总的陵园内﹐称明十三陵。陵园的总门在南面﹐称大红门。入门不远﹐立“长陵神功圣德碑”。由碑亭往北﹐神道两侧依次立石望柱及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将﹑文臣等石雕像﹐ 而各陵之前则不再立石望柱和石象生。出於总体布局上的考虑﹐陵的方向虽多向南﹐但也有向东或向西的。各陵规模大小不一﹐但形制和布局彼此相同。陵的前部主要是恩殿﹐基本上相当於唐宋陵前的献殿(见彩图 北京昌平 明长陵恩殿 显示图片)。与汉唐以来的帝陵相比﹐明陵最大的特点是坟丘不成方形而成圆形﹐周围砌砖墙﹐称为宝城﹐其位置不在陵域的中部而居全陵的最後。宝城之前设明楼﹐楼上树石碑﹐上刻皇帝的谥号﹐这也是明陵的新创。玄宫在宝城之下﹐其形制亦系模仿宫殿。以已经发掘的明定陵为例﹐玄宫可分前殿﹑中殿和後殿﹐中殿的左右两侧又各通一配殿。皇帝和皇后的棺椁放置在後殿的棺床上。

古代汉墓埋葬之地有什么特点

  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普及到各地。在秦和西汉前期,贵族地主阶级仍沿用竖穴式土坑墓,墓中设木椁。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的边远地区,竖穴式木椁墓一直延续到西汉后期,甚至东汉前期。在秦和西汉的竖穴式木椁墓中,棺椁制度沿袭周代的礼制,有严格的等级。
  在贵族大墓中,河北省和山东省曲阜可以作为西汉中期新兴的横穴式墓的代表。它们是在山崖中穿凿巨大的洞穴,作为墓室,故称“崖墓”,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房屋。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一般的横穴式墓是地下的土洞墓,规模较小,构造较简单,墓主属于下层地主阶级。这种土洞墓,在汉代以后的各个时期,长期流行。汉代的新的墓制,还表现在中原一带的“空心砖墓”。它只流行于西汉一代,到东汉基本上即已绝迹。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贵族官僚们的砖室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布局模仿他们的府第。许多墓里还绘有彩色壁画。
  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的石室墓,到东汉在某些地区盛极一时。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有的石室墓,也绘有彩色的壁画。东汉时期,四川省境内的砖室墓往往在壁上另嵌一种模印着画像的砖,称为“画像砖墓”。在四川各地,东汉及其以后还流行崖墓。
  中国古代棺椁并称,都属葬具。西汉中期以后的各种横穴式墓,特别是东汉的砖室墓和石室墓,墓室本身就起了椁的作用,可称“砖椁”和“石椁”,而墓室内的葬具则是有棺无椁。西汉前期和中期,夫妻合葬仍然采取“异穴合葬”的形式。西汉中期以后,制度一变,除帝陵以外,一般都是夫妇同墓合葬。横穴式的墓室,为同墓合葬提供了方便。
  汉墓中的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为了储存大量的食物和饮料,墓内常有许多大型的陶器。西汉前期和中期,主要随葬生前的实用器。西汉中期以后,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偶像。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方面的一次大变革。在西汉中期的贵族墓中,仍然有用车、马殉葬的,但车和马都埋在墓室和墓道内,而不是在墓的附近另设车马坑。西汉晚期以后,不再用真车、真马殉葬,而是用木制或陶制的车马模型来替代。在南方地区,还有用木船或陶船的模型随葬的。
  在汉代,以人殉葬是非法的。因此,在考古发掘中,除个别例外,已经见不到人殉。从商代开始的残酷的人殉制度,至此基本上终止。作为奴婢的替身,木俑和陶俑被多量地放置在统治阶级的墓中。
  在地面上,统治阶级的墓已普遍筑有坟丘。在坟丘之前,往往设祭祀用的祠堂。东汉时盛行在墓前建石阙,并置人物和动物的石雕像;还流行在墓地上立石碑,记述墓主人的死亡日期、家族世系及生平事迹~
  任务占坑

合浦汉墓陪葬品的概况

  位于广西合浦县廉州镇东南3公里处,古汉墓约千座以上。分为土坑墓和砖坑墓。汉代厚葬盛行,南来的官吏、将领及移民等,死后葬于合浦的都有较多陪葬品。近年出土的文物有铜凤灯、铜屋、珍珠、玛瑙、琥珀及陶屋、陶瓷等。这些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文化艺术、政治、经济以及我国人民同东南亚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贸易关系,提供了实物史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浦风门岭6号古汉墓是32年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浦汉墓群中发掘出的最大的古墓,也是广西这些年来所发掘的相对最完整的古汉墓,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所出土的文物种类最齐全。经初步清点,6号古汉墓共出土大件文物130多件,小件文物数以千计,有青铜器、陶器、金器、银器、玉器、水晶、琉璃、玛瑙、钱币、骨头、头发、粉末等数十个品种,所有文物均堪称国宝,其中6号古汉墓“青铜车马、青铜水牛、墓道下端埋藏文物”这三大发现在我国南方考古史上均属首次,堪称岭南第一,具有重大考古意义,如何评价都不为过。
  合浦古汉墓发掘出的文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它们是研究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工艺、生活和风俗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从侧面反映了汉代时期合浦一带的繁荣景象,其中大量的舶来品如香料、琉璃、玛瑙、琥珀和水晶器物的出土,又一次佐证了合浦港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也是研究我国海外贸易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合浦在西汉元鼎6年,即公元前111年就已经是管辖南到海南,东到广东开平,西到东兴等地的合浦郡,成为当时中国南方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从所挖掘出来的文物可以看出,北海合浦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缺乏文化底蕴,相反,甚至可以这样说,北海合浦的古文化在广西历史上是最深厚的。
  据勘查,合浦古汉墓群分布方圆68平方公里,估计有古汉墓上万座。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合浦已发掘的汉墓累计有1000多座,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文物发掘修复后,最重要的是让它在现代化的博物馆里收藏陈列,供专家研究,供人们世代观赏,使它焕发出灿烂夺目的历史光彩。站在一个文物工作者的角度来说,文物不陈列,不研究是起不到作用的,作为文物工作者,我最希望的肯定是这些国家的宝贝能让更多的人参观、研究。合浦老博物馆因条件所限制,已满足不了丰富的文物资源的需要。当务之急是汉墓博物馆要尽快建起来。在北海这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收藏及展出本地出土的文物,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让外地游客见识一下北海远古文化,既提升了知名度,也让本地人对自己的深厚文化底蕴更了解,更有信心,从而激发起保护文物的热情,进入良性循环。
  6号古汉墓中出土的青铜器、银器和陶器,破损的大多数都能修复,修复它们大约要一年时间。修复后,按照《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将由自治区文物管理部门指定有条件保护的单位(如各级博物馆)收藏。合浦县博物馆也可能按级别得到部分文物收藏。到时,北海市民就可以欣赏到这些珍贵文物,一睹其真容。而有些特别重要的文物将收藏在自治区博物馆里,但也可通过举办巡回展出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欣赏。也可像1972年1月合浦望牛岭西汉晚期古墓出土的铜凤灯一样,由专家仿制出复制品,由地方博物馆收藏,供专家研究,供人们观赏。
  第一,合浦汉墓随葬品数量大,种类多、质地优、级别高。已发掘近千座墓,各种随葬器物上万件。种类有:青铜器、陶器、铁器、漆器、金器、银器、玉石器、玻璃器、水晶器、玛瑙器、琥珀器等等。生产、生活、社会交往、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这10多类器物中,不乏造型优美制作精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珍品,不少为他地汉墓所罕见,具有地区性特色。这些文物,不仅反映了汉代合浦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充实了文献记载的阙如,揭示了骆越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且还折射出合浦海外交通贸易的繁荣兴盛。 第二,在合浦较大的汉墓中,都盛行随葬青铜器,其中錾刻花纹的青铜器,种类数量多,特别引人注目。种类有承盘、酒樽、 壶、食盒、魁、卮、杯、长颈壶、提梁壶、扁壶、 炉、豆形灯、凤凰形灯、席镇、仓、屋模型器等。仅望牛岭1号墓就有凤凰形灯、三足承盘、龙首柄魁、提梁壶、铜仓(此5件高级别的精美青铜器、入选取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赴加拿大、墨西哥等七国展出)、长颈壶、 炉、席镇(一对)等20多件,堂排2号墓有酒樽、长颈壶、食盒等10多件,上述风门岭26号墓有类青铜器30—40件以上,等等。这类有錾刻精美花纹的青铜器,在贵县、梧州等地也有不少发现(参见蒋廷瑜、杨式挺有关文章,均载《沧瀚文谭》——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4月)。 蒋廷瑜、彭书琳在《汉代合浦及其海上交通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在经过商至春秋时期的繁荣阶段以后,到秦汉时期已走向衰落”。汉代青铜器已从先秦那种庄严、厚重、古朴的风格中变得轻便、灵巧,纹饰也崇尚简朴。但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却兴起了一种錾刻花纹工艺,在薄胎青铜器上用坚硬而精细的金属工具,錾凿和镂刻出繁缛精致的几何纹样和动植物图案,使该器显得特别精美华丽。这类青铜器包括盛大食器、饮食器、 炉、灯具等,都是居室的日用器,不定期有望牛岭1号墓、黄泥岗1号墓和风门岭26号墓的铜仓等,使墓主的起居生活乃至礼仪各个方面都能享受到这种华美的氛围。这是合浦等地汉墓青铜工艺的又一特色。合浦汉墓(目前所见主要是西汉晚期和东汉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青铜器,合浦地区有没有本地区的采矿冶铜业和铸造器手工业作坊?这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本文的第二个问题中,曾提到南越王赵佗时在合浦郡界内的铜山有冶铜手工业;另据梁旭达、邓兰:《汉代合浦及有关问题的探讨》一文,1977年间,广西文物队对北流县民安乡圭江东岸发现的一处汉代冶铜遗址进行试掘,发现了炼炉、风管、炉渣、铜锭、铜矿石等物(详见《广西北流铜石岭汉代冶铜遗址的试掘》、《考古》1985年5期)。另,又在合浦廉州镇草鞋村西门江东岸山坡上,发现了一处烧制汉代绳纹板瓦、筒瓦的大型窑址,面积达1万平方米,现存有10多座马蹄形土洞窑。说明合浦郡有自己的铜器制造业和制陶手工业。

常见的陪葬品有哪些

  古王国时期上流社会的陪葬品:
  在古王国时期,陪葬品中出现担任各种工作的仆役俑,包括酿啤酒、烤面包、磨玉米的工人。这是为了保证亡者每日所需的面包和啤酒供应不断。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中王国时期。陪葬品可能包括面包、水果,一桶一桶的啤酒、一缸一缸的葡萄酒、香油和珍贵的油膏,还有头枕、木箱,和衣服、化妆品、令牌、武器、工具和放衣物、首饰的柜子。为了预防万一,除了这些实物之外,还有这些东西的模型。
  陶器,瓷器,牲畜,兵器,衣物,书籍,墓志,金银财宝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它的晚期。商业经济相对发达,社会生活奢糜腐化,加上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阶层追求享乐社会思潮的兴起,戏曲获得了更为便利的生存发展条件。
  
  明初,南方的戏文已经扩布到东南沿海各省,并以强力的势头向内地和西南发展,及至明万历年间,已经成为广布全国的戏曲声腔,其中的昆曲更由于士大夫阶层的垂青而流传广远。杂剧的势力虽然逐渐消减,但在北方民间仍然长期演出不衰。明代中期以后,北方各地又在民间小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起的戏曲声腔——弦索和梆子,它们的兴起影响了清代全国戏曲的面貌。清代以后,这些戏曲声腔在全国各地到处流播繁衍,随处形成新的地方剧种,衍为中国戏剧文化的壮观。
  
  明清戏曲的兴盛与士大夫阶层对之推波助澜有密切关系。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放诞佻〓、狂荡不羁、纵情享受、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末东南著名文人张岱自称一生“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琅嬛文集》卷五《自作墓志铭》),就是一个绝妙的写照。明清文人还串戏风行,例如屠隆“每剧场,辄阑入群优中作技”(沈德符《顾曲杂言·昙花记》),汤显祖“自掐檀槽教小伶”(《醉答东君二首》之一),甚至一些文人轻贱科举,把身躬排场作为自己的乐趣。明·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明清文人很多都养有自己的家庭戏班,著名者如李开先、屠隆、屠冲暘、沈璟、张岱、阮大铖、冒辟疆、查继佐、李渔、尤侗等等。有时官府里也养戏子,使得政府部门不得不一再发布禁令。清嘉庆四年(1799年)曾有皇帝谕旨曰:“闻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之事……俱不许自养戏班。”(清·明亮等编《中枢政考》卷十三“禁令”条)清代小说《歧路灯》第九十五回也写到,开封巡抚说:“近日访得不肖州县,竟有豢养戏班以图自娱者。”
  
  上述这种风气造成文人空前地投入到戏曲创作和戏曲活动中来。明清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文人戏曲作家,创作出数量浩翰的作品,繁荣了戏曲的生命。明清文人从事戏曲创作的动机和目的都与元人不同,如果说元杂剧作家更多为了口腹之虞而投入戏曲创作的话,那么明清传奇作者则主要是出于游戏辞藻,播玩音律,兴之所至,吟咏歌唱,把戏曲作为寄情寓意的工具。
  
  由于戏曲与民俗文化广泛而紧密的结合,戏曲得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去。例如它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戏曲对于下层民众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文化性格的塑造,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他们的教科书和启蒙物。因此,戏曲受到普通小民的普遍爱戴就不奇怪了。清·刘继庄《广阳杂记》卷二说:“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歌唱看戏者。”欣赏戏曲对于文化水平的要求不高,甚至略有修养就可以模仿,清·聂敦观《呵呵道人诗草·观剧》曰:“就中闺门初识字,听词能诵《鸾凤记》。”就描写了这种情况,因此看戏成为明清平民百姓生活中的一项最流行和风靡的事。清·焦循《花部农谭》自序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戏曲与民众生活的紧密结合,造成各类戏曲文物的大量出现。明清时期戏曲文物与宋元显著有别的特点是:宋元戏曲文物大多与墓葬结合,保存于地下,作为陪葬品或冥世生活环境的装饰而出现。明清则大多与人民生活结合,传存于地上,作为世俗生活的装饰品而出现。当我们看到遍布全国各地民间的明清屋舍中镶饰的众多华丽而精美的戏曲砖雕、木雕、石刻、壁画,看到大量平素用于生活装饰的明清瓷器、年画、剪纸、织绣、泥塑里的戏曲内容,我们不是深刻感受到了戏曲对于社会生活渗透力之强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