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殡葬文化9岁女孩的随葬品

墓室一般多高为好

  汉代竖穴木椁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椁墓相同,即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圹,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
  椁室之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板结合方式以凹槽榫卯为主。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之空间,以放置棺木及随葬品。
  棺木之形状,仍以长方箱形为主,亦有头部较宽之例,至于现代普遍使用的弧形棺盖则极为少见。棺板之结合以 榫卯或 棺钉为之。
  椁室之外,填土亦有各种类型,大抵为防潮而设者有白膏泥及木炭,少数墓底有排水设施。而在挖掘墓室时为方便,其墓坑口通常呈斗形。另外在楚文化影响区内,墓道为相当普遍的墓葬设置之一,可能是为施工方便而设,与墓主身分之高低并无绝对之关系。
  典型砖室墓的建造,基本上乃先由地面向下掘一竖坑,在竖坑底部横开一穴,再在此横穴中以块砌成墓室,置棺其中。有些砖室墓筑有斜坡墓道,也有的砖室即筑于竖穴之底部,不再开横穴由于使用砖块砌法的不同,砖室墓的墓可以发展成相当复杂的形式。
  值得说明的是砖室墓的墓葬形式并非突然出现于西汉中期,其源头也许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山西、陕西地区所使用的土洞墓习俗。
  可能长高的可能性不大了
  女孩一般长个早
  九岁到十二岁就开始了
  到了十六岁基本上九部怎么长了
  不用担心
  就算还长
  高点优势大啊
  当模特去

李静训是因为什么而死的啊

  根据以上的分析调查,没有明确说明李静训的具体死因。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宫廷皇室的人物的死亡都是保密的,就是现在也是这样。只能猜测。
  一个小女孩的死,如果是普通百姓的孩子,也许是饥饿或者生病或者战乱,但是她不是普通孩子是宫廷里的贵族是,皇帝的外孙女。608年隋末,动荡,皇室内争,但还不至于直接牵涉一个孩子。但是这个孩子为皇后宠幸,这就是为人做文章的诱饵,所以她的不幸也是必然的。
  不管怎么死亡,她的死应该归结为政治斗争。哪怕是天花,也是政治斗争的产物。
  李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
  根据墓志和有关文献得知,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开皇三年(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战争中,以身殉国,终年才48岁,追赠豫、(息阝)、申、永、浍、亳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静训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念李崇为国捐躯的赫赫战功,对李敏也倍加恩宠,自幼养于宫中,李敏多才多艺,《隋书》中说他“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开皇初,周宣帝宇文(上斌下贝)、皇后杨丽华(即隋文帝杨坚的长女)的独女宇文娥英亲自选婿,数百人中就选中了李敏,并封为上柱国,后官至光禄大夫。
  据墓志记载,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然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天”。大业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静训殁于宫中,年方九岁。皇太后杨丽华十分悲痛,厚礼葬之。
  李静训殁死的
  殁死的
  ]开者即死——九岁小女孩李静训墓葬一、城里发现了墓葬
  
  1957年,神州大地又一次掀起了基本建设的高潮。古都西安也不例外,明代的城墙早已容不下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迅速向四周延伸着。施工人员在距离唐长安城西墙内约一公里的梁家庄附近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座残长50住⒖?2米的
  夯土台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闻讯赶到工地,怀疑它是一座建筑物的遗址。据当地居民反映,这里原来地势很高,历年取土挖掉了很多。
  
  与此同时,一份资料呈现在考古人员的眼前。基建施工单位在工程进行中,为了解地质情况进行过钻探,在夯土台基下探得了与台基所用纯净黄土完全不同的五花土,有一探洞遇到坚硬的石质物更是无法下探。这一资料引起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的极大重视:夯土台基下必有新情况,有可能是墓葬。如果确实是墓葬,那么是什么时代的,假如是汉代或汉代以前还在情理之中,那时这一带是在城外,如果是隋唐时期的又如何解释呢?那可是在城内呵!不论如何,按照考古发掘的规矩,一切结论只能产生在考古发掘结束之后。
  
  发掘开始后,仅仅下挖0. 60米,一座规整的墓葬就展现在人们眼前,那些五花土就是墓葬内的填土。这是座构筑规整的长方形竖井土坑墓,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墓室呈长方形,近地表处长6.05米、宽5.1米;向下逐渐内收,至墓
  底部长5.5米、宽4.7米,深度为2.9米。墓道在墓室南壁的正中,为斜坡式,长6.85米,宽度1.85米--1.60米。这类墓葬形制在考古学上称作为平面呈甲字形的土坑竖穴墓。
  
  进一步清理填土后,墓室中露出了一具完整的石椁和一方墓志。志石和志盖合放在石椁的南侧。前文所提到的探铲遇到的石质物就是墓志。那一铲恰巧打在了志盖的正中。将一方好端端的志盖打裂成4块,所幸志石完好无损。墓志的发现为解开城里出现墓葬之谜,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墓主究竟是谁呢?
  
  二、一个九岁的小女孩
  
  墓志盖上阳刻篆书“隋左光禄大夫女墓志”九字,志石为方形,长宽均近40厘米,志文楷书,计370字,志文虽短,但解开了两个使人迷惑不解的疑团。
  
  一是,墓主是一个年仅九岁的女童,名叫李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
  
  根据墓志和有关文献得知,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开皇三年(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战争中,以身殉国,终年才48岁,追赠豫、(息阝)、申、永、浍、亳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静训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念李崇为国捐躯的赫赫战功,对李敏也倍加恩宠,自幼养于宫中,李敏多才多艺,《隋书》中说他“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开皇初,周宣帝宇文(上斌下贝)、皇后
  杨丽华(即隋文帝杨坚的长女)的独女宇文娥英亲自选婿,数百人中就选中了李敏,并封为上柱国,后官至光禄大夫。
  
  
  据墓志记载,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然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天”。大业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静训殁于宫中,年方九岁。皇太后杨丽华十分悲痛,厚礼葬之。
  
  二是,为什么葬在城内。
  
  墓志中记载,李静训死后,当年十二月埋葬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万善道场之内。下葬后“即于坟上构造重阁,遥追宝塔,欲(上髟下方)(上髟下弗)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连于法子”。这段志文清楚地揭示了李静训的葬仪是不同寻常的。
  
  “京兆”是指隋代首都大兴城(唐为长安城),大兴城以正中朱雀大街为界,东为万年县,西属长安县,“休祥里”(唐称坊)位于大兴城内皇城西南第二街由北向南第二坊,与隋唐长安城的勘查实测位置相符。所谓“万善道场”即万善尼寺。
  
  唐韦述《西京新记》、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中均有记载:休祥坊东南隅万善尼寺。注曰:本在故城中(汉长安城),周宣帝大象二年(580年)置。开皇二年(582年)度周氏皇后嫔御己下千余人为尼以处之。开皇三年由故城迁至新都大兴城休祥里。不难理解万善尼寺并非是一般的尼寺,而是座皇家尼寺。因此,李静训童年夭殇,埋于皇家尼寺之中是合乎礼制的,以示恩宠。
  
  并且在坟上构造重阁,巨大的夯土台基就是构造重阁的遗迹,可惜早已毁塌,难觅当时的雄伟丰姿了。综上所述可知,李静训生前倍受皇太后的娇宠,夭殇后埋于距皇城不远的万善尼寺,以慰皇太后思念之情。坟上构造重阁,日日超度,以祈永生。
  
  
  三、“开者即死”
  
  清理填土后,一具石椁展现在眼前,石椁由17块青灰色岩石板拼成,通长2.63米、宽1.1米、高1.61米。石板厚0.14-0.18米,椁壁石板与椁底以榫卯相接,比较坚固。椁盖由四块石板依次顺放,盖的四边略宽出椁壁。这四块石宕?br>部分都已断裂,其中南端的一块上面中部刻有“开者即死”四字。李静训墓的制作者,企图以此四字保墓永固。
  
  去除石椁盖板和四壁后,便露出一具雕刻精致的石棺和放置在石棺盖上和四周的随葬器物。石棺的外观制作成一座面阔三间的殿堂式建筑,长1.92米、宽1.89米、通高1.22米。整个石棺仅用8块石板构成,石材都经反复打磨,表面十分
  平整,而且还进行了精雕细刻,是件高水平的石刻艺术品。
  
  棺盖由一块整石雕刻成九脊殿堂式屋顶(亦称歇山顶)。山花甚小,垂脊甚长。正脊的中央置一火珠,正脊两端的东西两边有平直垂脊,南北两端又有角檐垂脊,屋瓦都是浮雕出的筒瓦,屋檐刻有莲花纹的圆瓦当。无独有偶的是在棺盖东坡正面的筒瓦上也刻有一行“开者即死”字样。它的字体,雕刻技法等均与椁盖上的刻字相同,应出同一人之手。
  
  棺身四壁用六块石板构成,四角转角处是曲尺形整石。各石板之间的接缝处用铁细腰相扣,使之十分坚固。棺西壁刻出三间殿堂的正面,当心间的中央为关闭着的板门两扇,每扇上刻上门钉5路,每路5钉,但中央近门缝处的一枚门钉为铺首所替代,所以每扇门仅有24钉。门的两侧有门框柱,上有门额,下有门槛。框、额、槛上都刻有忍冬纹。在门框柱和屋柱之间各刻一侍女相对而立。侍女髡髻呈三叠状,是隋代妇女的典型式样,服饰也同样。门的东西两侧各刻有一扇直棂窗,直棂九根,窗框四周刻与框、额、槛相同的忍冬纹,窗槛下有槛墙,阴刻精美的龙凤纹。在窗框柱和屋柱之间的壁上刻有莲花、宝瓶、忍冬等纹样,使整个壁面装饰得更加富丽多彩。
  
  棺身的南端朝向墓道,其形制与西壁正面大门相似。在门框柱与屋柱之间的墙面上,各刻男侍一人,头戴梁冠、宽袖长袍,拱手而立,一人身后有佩剑,另一人执笏板,似为一文一武。石棺的北壁和南壁相似,东壁与西壁类同,唯有不同处是这两面均未刻大门。棺底部以一块长2.18米、宽1.04米、厚0.16米的整石构成,打磨平整而未施纹饰。
  
  在隋、唐两代的文献中都没有什么品阶的官员方可使用石葬具的规定,我们从隋至唐安史之乱以前所出土的使用石葬具的墓主情况分析,石椁、石棺仅用于一品以上的皇室成员和有特殊贡献(文献中常见所谓葬事特加优厚)的勋臣。李静训是皇太后的宠孙,死后享用石椁、石棺。作为一个年仅九岁的女童,当属于特加优厚。
  应该是殁死的

母系氏族的文化遗址

  陕西临潼姜寨第一期文化遗存属仰韶文化时期。姜寨遗址的村落布局清楚,保存完整,是典型的氏族村落遗址。通过姜寨发掘报告的详尽介绍,以及作者的深入分析,重现了一幅古老而真实的氏族生活图景,也使我们得以了解母系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⑨。
  姜寨原始村落的整体布局,可分为居住区、烧制陶器的窑场和墓地三部分。居住区位于村落中央,周围有壕沟环绕。村东壕沟外即是墓地。窑场范围不大,位于临河的岸边。生活区、生产区和墓地连接在一起,是姜寨村落的显著特点。
  居住区周围的壕沟分为三段,规模较小,围沟内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座小房子作为哨所,以加强防御能力。村落东部有供村民出入的两个寨门,但因门内房屋密集,加之出门即是3片墓地,所以不大可能是重要的通道。从村落的总体布局推断,经常出入的正门应设在西南边。那里有30米宽的通道,也没有什么建筑遗迹,出去就是临河岸边。人们取水,驱赶牲畜饮水或到河里捕捞鱼虾都很方便。制陶坯的作坊和烧制陶器的窑场也在附近。人们制坯、烧窑、用水都十分便利。居住区内房屋布局的最大特点就是围成圆圈:北边的房屋门朝南开,东边的房屋门朝西开,西边和南边的房屋门则分别朝东和朝北开。总之,四周房屋的门都朝向中央。一个空旷的广场,面积有5000平方米左右。就其地势而言,广场周围略高,中央逐渐低平,有人们踩踏过的土路面。广场西边有两片是牲畜夜宿场。
  在姜寨第一期的村落遗址中发现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房子120座,灶坑261个(包括零星的灶坑)。圆圈状布局的房屋建筑群由大、中、小型三种房子组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均由小型房子围绕着大、中型房子组成。整个村落内房屋布局井然,可见氏族纽带的联系相当牢固。
  小型房屋,数量最多,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多为半地穴式,少数为平地起建的。室内面积一般为15平方米左右,大的有20多平方米,小的仅8—9平方米。门内正中有一个灶坑,兼作炊事和取暖之用。
  第14号房子,方形,半地穴式。面积为14.9平方米。门向朝西略偏北。有斜坡门道,宽0.6米,仅容一人出入。进门正中有带灶圈的灶坑一个,浅圆形穴。房内南边的前半部基本上摆满了各种日常用物,计有陶盆2件、陶钵3件、陶罐5件、陶甑1件;石斧1件、石铲2件、石磨棒2件、石球2个;骨鱼叉2件、骨镞、骨笄各1件,还有装饰品。在一件弦纹罐中还藏着朽烂的粮食。房子的北边已被破坏,仅在灶坑旁发现一件陶器。由此不难判断,室内剩下的较大空地就只有北边宽1.5米左右的一块地方,最多只能容三四个人睡卧之用。
  第46号房子,半地穴式,正方形,面积近10平方米。门向南,有斜坡门道,并有门槛和门棚设施。门道很窄,宽仅0.5米,能容一人出入。门内有浅穴灶坑一个。室内东部及西南角的居住面上放置着大量的生活用具,计有尖底瓶4件,陶钵4件,陶罐5件,陶盆、陶瓮各1件。另在门槛东侧放置有平光石头一块,室内东侧有土墩两个。除去这些生活用具所占的面积,室内剩下的面积便只有西侧及靠后的约3—4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充其量也只能居住三四个人。
  其它凡属因火烧毁而幸存室内摆设的小型房子大多如此。从这些房子内的用物放置情况看,它们都是住人的居室。通常是一边放什物,一边睡人。在小型房子内居住的应是以女方为主所组成的对偶家庭及女方幼小的子女。对偶家庭的基础是男女双方或长或短时间的结合。它是一个生活单位,但不是一个生产单位。这样它就不能完全独立,必定要同一个较大的家庭组织——家族(即本文所称的母系亲族)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其组成部分。
  中型房屋,面积一般在20—40平方米左右。房屋方形,半地穴式,和小型房屋一样有灶坑,屋内放有许多什物,不但可以住宿,也可以在里面做饭。中型房屋和小型房屋的不同之处有二点:一是睡觉的地方比较宽敞,能住下远比对偶家庭人数为多的人;二是床位往往分为左右两半,不像小型房子多在一边。
  第36号房子,方形,半地穴式。门向东,面积40平方米左右。门道呈斜坡状,无门槛,门道入口处有石头3块。门内有3个坑组成的连通灶,灶之间火道相通,规模较大。连通灶两侧各有高出居住面10厘米的土台(土床),面积皆在5平方米左右。根据室内的土床大小,估计可睡七八个人或十来个人。
  第29号房子,方形,半地穴式。门向西,面积24平方米左右。屋内有浅穴灶坑一个。室内西南部及门槛附近放置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多件,计有石斧、石核、尖状器、石球各1件,砥石2件,陶罐5件,陶钵5件,陶瓮和陶器座各1件,还有石墩1块。这样,房内留下左右两片不大的空地,大约各可睡四五个人,全室能住七八个人。
  中型房子在村落的东、南、西、北部都有分布,如第17号房子和第29号房子建在北部,第36号房子建在西部,第111号房子建在南部等。而他们的周围都有一些小房子。看样子像是由一座中型房子和若干小房子组成一个单元,居住着由若干个对偶家庭所组成的一个母系家族。大型房屋,整个村落内基本上同时存在的一共有5座,除北部两座外,东、南、西部各有一座。大型房屋远较中小型房屋为大(如第1号房子有124平方米)。大型房屋的平面均呈方形,有门道、灶坑和灶台,灶坑都是大型连通灶。室内面积远较中小型房屋为大,灶坑两旁都有低平的土床,面积因房屋的大小而异,约10至18平方米不等,这样一所房屋内可住二三十人。由于房屋较大,床位后面有很大一片空地,除了一些必要的摆设外,还可以容纳较多的人集会议事,举行节日庆祝活动和宗教仪式等。居住在大型房子里的可能是氏族首领所在的家族成员或是氏族内的老年人和未成年者。
  姜寨原始村落内分别由大、中、小型房屋组成的5 个单元,很可能是5个母系氏族。东组位于居住区的东边,门向都朝西。北组在居住区北边,门向都朝南,个别略偏东。西北组位于居住区的西北,门朝东南,有个别的门朝正南。西组房屋位于居住区的西边,门朝东,有个别的门朝东北。南组房屋居南,门朝北,有个别的门朝西北。每两组之间,有的隔着比较大的空间,西组和南组之间就是如此。有的显然靠的比较近,但是门向不同,所以组间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每组房屋的数目若以保存较好的东组和北组各有22座为标准,其它各组大体都在20 座左右。可见布局很有规律。
  每组之中,大型房屋一座,中型房屋至少两座,余者为小型房屋。按大房子住20人左右,中型房子住10人左右,小型房子住三四人推算,每组房屋所住总人数应为90—110人。因为实行女方居住的婚姻制度,所以有将近20人(与小房子数目相等)是外氏族的男子,同样本氏族男子到另氏族居住。这样,5个氏族的人口总数可能有500人左右,也就是整个姜寨第一期文化村落的人口数字。
  依据5座大型房屋的兴建过程分析,它们分属两个胞族,即:东组、北组、西北组为一个胞族,南组、西组为一个胞族。这从东组和南组大房子均遭损坏,又经重建,使用时间较长,可以得到印证。东组第1号大房子之下还压有第141号大房子。第141号房子是第1号房子的前身,说明两座大房子长期为一个氏族使用。这种情况也可作为东组氏族的一种标志。南组第103号大房子的正前方5米处,在地层较深的位置还有142号大房子,门向朝北,规模宏大,第142号房子应是第103号房子的前身,而且都为南组氏族所使用。由此可以得知,第141和第142号房子是整个村落中最早的两座大房子,为东组和南组最初的两个氏族所使用。这两个氏族互相通婚,成为一个通婚组。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东组氏族派生出北组和西北组两个女儿氏族,南组氏族派生出西组一个女儿氏族。这样,由东组氏族和南组氏族各自加上派生氏族,形成了以东组氏族为代表的胞族和以南组氏族为代表的胞族。比胞族更高的社会组织应是部落。一个部落往往由两个胞族组成。姜寨一期文化村落中的两胞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很自然的会组成一个部落。
  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也是一处典型的氏族村落⑩总面积约5 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居住区的周围有一条深、宽各五六米的壕沟,它很可能也是防御设施,沟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场。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多种形式的窖穴,当是氏族的公共仓库。居住区内已发现四五十座房屋,布局颇有条理。在居住区的中央,有一座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面积近160 平方米,坐北朝南。屋内有4 根柱子,后边两柱南北轴线及东西轴线均设隔墙,将后部辟为3 间。大房子被分隔成若干居室,便于利用。前半间面积最大,有大型火塘,很可能是氏族集会、共餐的场所,也是氏族首领等老年妇女以及未成年者的住处。后半部分的3 间,则是老年男子的居室。大房子周围环绕的小房子,空间狭窄,但是有火塘,可供取暖、照明、烧水之用。火塘侧旁西部或西北部地面多偏高,且有光滑的硬面,估计是供人睡眠的地方。半坡氏族村落的形态与姜寨氏族村落极其相似,使我们对母系氏族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刻。
  陕潮白陵园西华县元君庙遗址⑾,尚保存一片基本完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地,为探索母系氏族社会制度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元君庙墓地共发现墓葬57 座,其中45 座墓葬可分为6 排。墓区的整体布局有一定规律。死者均无葬具。葬坑皆为竖穴墓。随葬物品仅是最简单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各墓多随葬陶质炊器、盛器及水器,用骨、蚌料制作的装饰品,劳动工具的数量及品种都不多。有的墓即使随葬陶器较多,也往往仍伴有劳动工具,说明墓主人并未脱离生产活动。可见死者生前所处的经济地位大致是平等的。尸体或遗骨均按仰身直肢放置,头向西,随葬品皆摆放于墓穴东部。埋葬方式的一致,反映死者生前的共同信仰和传统习俗。
  元君庙墓地的年代和所属文化范畴大体一致,墓区分为甲、乙两部分,合葬墓多见,上述事实清楚反映当时存在部落、氏族和亲族的社会结构。
  元君庙甲、乙墓区同时期的死者被葬在各自的墓区。葬在甲、乙墓区的死者生前分别属于由不同血缘纽带维系的氏族。通常,凡是存在氏族的地方必定会有部落。元君庙的两个氏族应属互婚关系,进而联合成部落,自在情理之中。两个氏族的墓地毗邻,二者亦当属近亲范畴,很可能是自同一母亲氏族内分离出的两个女儿氏族。
  元君庙墓地中,有28座合葬墓。在18座长辈带着晚辈的合葬墓中,3座墓是成年妇女与小孩的合葬墓,15 座是异性成年与小孩的合葬墓。大多数合葬墓内的成年人中,既有女性,也有男性。由此可以推断,元君庙氏族存在着小于氏族的亲族单位。以合葬墓为代表的小于氏族的亲族,由不同辈份的成员组成,有的甚至还可以确指至少包含三代人。
  亲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较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他们不仅葬于氏族的墓区,还合葬于同一墓穴。
  已经确定的18座长辈连带晚辈的不同辈份成员的合葬墓,占元君庙部落墓地查明性别、年龄的25座合葬墓的72%,也相当于全部28座合葬九龙山公墓墓的64.3%。由此可见,不同辈份成员合葬墓是元君庙部落的通行葬制。可知亲族已成为氏族内普遍存在的基层组织单位。元君庙墓地的同性成年人和小孩合葬墓,以及包括异性成年不同辈分的合葬墓,清楚反映亲族的世系是按女方计算的。
  墓420,是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孩的合葬墓。两女孩分别随葬骨笄、骨珠和蚌饰。母亲死在两女儿之后,入葬之时,特地将女儿骨殖迁出,使母女3人合穴。这座合葬墓明确显示,子女随从母亲。生前如此,死后也是如此。
  墓457,合葬3人。一个30—35岁成年女性为一次葬,一个15—17岁年轻女子及另一个30—35岁成年女性皆为二次葬。一次葬的成年女性随葬4件钵和弦纹罐、绳纹罐、小口尖底瓶各1件。二次葬的成年女性随葬3件钵和1件碗,还有骨笄、骨珠、骨针、蚌刀各1件。年轻女子的随葬品最少,只有1件钵。这是两个女性长辈和她们的同性晚辈合葬墓。两个女性长辈的身份均高于年轻女子。据对元君庙194个体的人骨鉴定,20—40岁之间死亡的人最多,计106人,占统计总数的54.6%强。只有25人能活到40—50岁,仅占总数的12.8%。当时没有一个人能活到60岁。老年人见多识广,深知本族的习俗和传统,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知识,对亲族的贡献很大,非诸多早逝者可比,自然在亲族中占有较高地位。
  墓穴结构的差异,随葬品的多寡,也反映妇女和老年男子社会地位高于一般男子。
  元君庙墓葬,皆为土坑竖穴墓,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墓457,具有二层台。墓内埋葬两个成年妇女和一个年轻女子。
  墓429,是一座用红烧土块铺砌墓底的土坑竖穴墓。内葬两个少女,其中一人前额涂有大片红色颜料,其耳旁头顶处发现骨珠785 颗。
  墓458,也是一座带二层台的土坑竖穴墓。二层台上铺砌石块,环绕墓主人,形若石椁。内葬一位50 岁左仙居园公墓右男性老人。
  这3 座结构特殊的墓葬,墓主人为女性,或男性老人,当不是偶然的现象,它反映妇女和老年男性的社会地位较高。
  元君庙墓地埋葬的妇女拥有的随葬品普遍多于男性。女性单人墓及母子合葬墓共10座,随葬3件陶器的墓仅一座,只占总数的1/10;随葬6件或更多陶器的墓有9座,所占比例高达9/10。男性单人墓及合葬墓10座,随葬6件陶器以上的墓只有4座,占总数的4/10;随葬6件以下陶器的墓6座,占总数的6/10。在女性单人墓及母子合葬墓中,有两座墓的随葬品在12件以上,墓420更多,达21件。而男性单人葬及合葬墓中,却没有一座墓随葬陶器超过12件。而且还有两座墓的随葬陶器不足3件。显而易见,这是女性社会地位一般高于男性的反映。
  墓458,墓主人是一位年龄50岁左右的男性老人,随葬陶器6件。墓449,两位墓主人也是50岁左右的男性老者,随葬陶器6件。男性单人墓和男性合葬墓随葬陶器一般较少,个别随葬陶器较多的墓葬,墓主人又是老年男性,恰好反映男性老人居尊的地位。
  某些女孩获得成人待遇,也说明妇女的地位较高。佩饰骨笄、骨珠是成年女性的装束。但是,墓405内,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随葬骨笄、骨珠及蚌刀;墓429内,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随葬骨珠,并与另一女孩享受铺砌红烧土墓底的成人待遇;墓420的两个女孩也都在10岁左右,亦随葬骨笄、骨珠和蚌饰。半坡遗址,墓152的女孩随葬品非常丰富,计陶器6件,包括3件钵,2件罐和1件小口尖底瓶;石珠69颗,石球3个和1件玉石耳坠。钵内有粟粒遗痕。不仅如此,墓内还设置木板制作的葬具。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墓地⑿也有为女孩随葬骨珠的实例。但是元君庙、半坡和北首岭三处,均未见男孩按成人待遇随葬的例证。可见,女孩受到成人待遇并非偶然,它清楚反映,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存在着重女轻男的习俗。永宁纳西族女子不出嫁,因为殡葬文化她们是传宗续代的根种,还能经常招引外氏族男子为自己的氏族劳动。这当是母系氏族社会重女轻男的深刻的社会根源。考古发掘所获的确凿资料使这一观点得到充分印证。
  元君庙两个氏族墓地共存于整个部落墓地之中,埋葬习俗也大体相同,这表明两个氏族的信仰、文化、生活方式都是相同的,氏族联盟——部落的结合也是十分牢固的。
  人类的远祖———古猿。。 母系氏社会:女性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氏族的领导权。世系按女性继承,子孙归属母亲。一般认为中国的仰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美洲印第安人的易洛魁氏族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成员死后,其财产归同氏族的人所有。同氏族的人有互相援助、保护和共同复仇的义务。氏族首领是推选出来的,一个是负责公共事务的酋长,一个是军事首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文化遗址:前7500年–前6100年彭头山文化 ...是我国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重要遗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