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秦二号大墓随葬品有什么说法

战国墓的随葬品主要以什么为主

  战国以后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种类和数量均较丰富,战国早期已较多地用鼎、壶或敦一类的仿铜陶礼器陪葬。战国中期以后,小墓多使用一套陶礼器等级稍高者在两套以上。
  六安战国墓是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的战国墓地。该墓分南北双墓,初步怀疑为夫妻墓。从墓葬规模判断,如果双墓为夫妻墓的话,南墓明显比北墓大,墓主应该为男性,但也不排除两墓没有关系的可能。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双墓为同一时代墓葬。从目前已发掘的文物来看,尚未发现两位墓主人是官员或者武将的佐证,但二人生前身份不会低于贵族阶层。 南墓二重棺竟然是罕见的“弧顶悬底棺”,这种战国时期“弧顶悬底棺”在安徽省是第二次发现,第一次发现于长丰县杨公镇境内,属于战国晚期贵族墓;同时,湖南和湖北也曾发现过此类棺,属于战国早中期。至于出现“弧顶悬底棺”的六安战国墓所处时期问题,专家初步分析说,六安战国墓年代估计为战国中期,在公元前475年之后,也就是在楚国灭掉蔡国之后、迁都寿春之前。 2011年4月8日,考古人员还从北墓的藏室里清理出一件罕见的六山铜镜。该铜镜为直径达27厘米的青铜六山镜,青铜镜镜背铸有六个变形的“山”字及精美花纹。 4月10日六安战国墓北墓被打开,该块棺盖被打开之后,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具稍小的内棺,而内棺的出现,也使得考古人员之前对于该墓地为“一椁三重棺”的预测变成现实。在内棺棺木上还雕饰着十二个正方形状的方格,每排6个,给人以对称之感。内棺的材质为珍贵的楠木。长方形的外椁与内棺之间的空间,被分割成数个方格状的外藏室,外藏室里的陪葬品十分丰富。 北墓为木椁墓,墓椁长7米,宽4.24米,南、北、东方向3个外藏室陪葬文物共有100多件,其中北边外藏室全为陶制的陪葬冥器,南边外藏室为青铜实用器,均为生活常用器物。最为奇特的是陶制的冥器“甫”在战国古墓中首次发现。“甫”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本义是“苗”,表示田中有菜苗之物,寓意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丰衣足食。另外,在东边外藏室里还有一个青铜灯盏,灯盏由一个铜人举着,虽然灯盏与铜人底座已经分离,但仍能看出其雕工相当精美,可见墓主人生前生活奢华富足。 在南墓外万安公墓藏室北侧发现一把品相精美、保存完好的战国宝剑。让现场所有人惊叹的是,在经历两千多年后,存放宝剑的木质剑匣仅有少许破碎,轻拂去上面污泥,精美的花纹依稀可见。匣内的宝剑大约有40厘米长,有着完整的剑鞘,因此无法打开看见剑身,但是剑柄的饰纹非常清晰,不知什么材质的东西缠绕着剑柄,起到辅助拿握的作用。

秦始皇的坟墓里面有多少陪葬品

  量的青铜器和金、玉器,其中一组9件套的秦编钟
  拜托秦始皇的坟墓里面的陪葬品 鬼知道啊 还没有挖开呢

秦始皇陵中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埋葬着这个希望子孙世代做皇帝的始皇帝的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多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同时也生产着奇迹。
  
  1974年3月兵马俑从5米深的地下“横空出世”,是几位农民的幸运,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虽地处秦始皇陵东侧达1.5公里,以兵马俑一、二和三号坑为主体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仍占地300余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8000兵马俑如同复活的军团一般,宿卫着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说:“虽是陶俑,但它们如真人一般大小,或身穿齐膝长衣,外披铠甲,手持长兵器,或腰束革带,腿扎裹腿,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或黑发,蓝袍,绿脸,给人留下的不仅仅是雄纠纠的军威,更多的是2200年前古人的生活实况。”
  
  经考古勘探,秦始皇陵可分为陵园区和从葬区两大部分。陵园区占地近8平方公里, 天寿陵园 有内城和外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现存高76米,周围有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主要赔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自1979年10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5000多万人次,兵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
  
  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得知发现秦俑后想一睹为快。1976年5月14日下午,李光耀一行来到了秦俑建设工地,40多分钟的参观结束时,李光耀激动地说:“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1978年9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后留下这样的赞词:“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从此,“第八大奇迹”便成为秦兵马俑的代名词,飞向世界各地,飞入寻常人的心中。
  
  今天,秦兵马俑出土已30年,令人惊异的秦代“百戏俑”、“文官俑”、青铜仙鹤等也相继出土,秦陵的奇迹故事还有多少仍待后人去探寻。

秦朝时贵族墓葬陪葬品有哪些

  贵族的陪葬品……如果是公侯:1金桐器皿各百件
  2编钟,各种乐器,铜乐师,铜歌舞伎
  3珪珏玦等陪葬玉按照礼制只能一套,怀柔凤凰山陵园不能超过帝王数。
  4公侯王爵陪葬墓里不得有鼎,所谓鼎是问鼎天下的意思,世间只能帝王家有,即使是王侯家发现会被视为造反,封地会立刻被驳,所有人的脑袋都会不保……(现在的盗墓小说很坑爹……)
  5墓主人的生前日用品……所以一般会在主墓室左右各开两个墓室,一个是陪葬品,另一个则放置墓主人的侧室妃。出了主墓室外殿里则放置赏赐官仪。
  你想干嘛?那些玩意儿反正都是些贵重的,什么鼎,玉器,黄金制造的东西,还有女的就有一些贵重的装饰品
  贵族的话会出现些特制的青铜冥器或是生前用过的一些青铜器,还会出现些陶制的房屋之类的物件。老百姓的墓葬简单的太多了,几件陶器,几枚五铢钱最为正常。

花厅有什么历史背景吗

  花厅:花厅遗址的简称。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位于中国江苏新沂。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1953~1989年先后三次发掘,已清理墓葬80多座,其中有大墓10座。墓葬大多为长方形墓坑,大墓随葬品有多达上百件的。随葬品以陶器和玉器为主,也有石器和骨器,部分墓用猪、狗陪葬。陶器多具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在陶器中的贯耳壶、"丁"字形足的鼎、阔把杯,石器中的有段锛及玉器等,又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物相同,表明这里在当时与太湖流域有密切来往。大墓中用婴幼儿和少年人殉葬,说明当时部落首领人物死后使用人殉已成为通行的礼俗。而小墓的墓坑窄小,有的墓仅有1件随葬品,与大墓形成鲜明对比,又反映出当时贫富对立已很严重。
  此花厅非彼花厅
  暂时不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