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中山怀王刘随葬品有什么说法

中山怀王刘修的葬衣是金缕玉衣,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唯有皇帝才能用金缕玉衣。但1973年在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的中山怀王刘修的殓服却是金缕玉衣,所以他是僭越,也许有谋反之心

广阳王刘建墓简介

  大葆山汉墓
  大葆台汉墓,西汉晚期的两座大型木椁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1974年至1975年,由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发掘。为一座工程浩大的纯木结构地下宫殿。有东西两座墓葬。东为1号墓,墓主应为西汉广阳顷王刘建,西侧2号墓主为其妻。此墓由外藏(包括墓道、甬道、外回廊)和内藏(包括前室、后室和便房)组成。墓室中心是梓宫、便房和黄肠题凑。棺停五重,三棺二停,板材为揪、楠、檫木。黄肠题凑系用长0.9米、宽、厚均0.1米的柏木条横向排列垒成,无榫卯固,顶端用压边木加固。一号墓黄肠题凑木墙高3米,厚0.9米,总长42米多。墙正南辟门,门内为前室,象征墓主人的朝会、宴享。后室为用扁平立木围成的停室,棺椁置于正中。各层宫墙之间形成三道回廊,黄肠题凑为最内层宫墙。史载:"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云题凑",是汉凤凰山陵园代天子的葬制。外回廊各宽1.6米,平面呈回字形,两端与甬道相通,回廊内埋有牲畜和陶甬。墓室外保存一组殉葬车马,有3辆彩绘朱轮马车,马13匹。此墓早期被盗,但仍出土陶、铜、铁、玉、玛瑙、漆器、丝织品等400余件,其中渔阳铁斧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实物见证;鎏金兽面铺首、嵌玉鎏金龙头枕、龙凤玉璧、螭虎白玉佩、墨玉舞人、缠丝鸡血红玛瑙等为汉宫珍饰。
  大葆台汉墓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大型"黄肠题凑"墓葬,规模宏大,居已发现的"黄肠题凑"墓之首。其墓葬与相谅结构保存得比较清晰完整.为研究我国古代"黄肠题凑"墓的结构和葬制,并进一步探讨包括"明堂"(前堂)、后室(后寝)、"梓宫、使房、黄肠题凑"的"正藏"和"外藏椁"的汉代天子葬制提供了实物例证1979年建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1983年对外开放。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两汉分封王陵墓
  一、西汉中山王陵
  
  燕赵大地虽非秦汉帝陵之区,但两汉分封王陵墓却很多,其中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山陵,仍以当时少有的凿山造墓的形式以及随葬的金缕玉衣等稀世文物在中国古代陵寝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满城位于太行山东麓,在县西北山脚下有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有一座孤立的小山,俗称陵山。陵山高200多米,由三个连绵的山峰组成,主峰居中,山顶较为平坦,左右两峰遥相对峙,似人工双阙,天造地设,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就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上。
  
  汉初大封同姓王,以屏藩皇室。汉景帝的庶子刘胜在公元前154年被封中山国,这是西汉第一代中山王,辖境相当今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以北的地区,治卢奴(今定州市)。刘胜死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统治中山40余年之久。
  
  天福园公墓刘胜墓坐西朝东,开凿山岩作墓室,其布局仿人间宫殿建筑。在墓道尽头,南北各有耳室一间,穿过宽敞的中室进入后室,全长51.7米,最宽处32.5米,最高6.8米,墓道长20余米。南耳室为车马房,内葬装饰华丽的马车6辆,马12匹。北耳室内藏粮食、鱼肉类、满缸的美酒以及各式各样的饮食用具。中室最为宽敞,方形,长15米、宽12米,两座宴会用的木质帷帐(已朽烂倒塌)十分精美,这是供死者灵魂饮酒作乐的厅堂。中堂的西端有后门一道,门扉上有铜质镀金兽面衔环一对,打开石门即进入后室,内又分主次两室,主室长约5米、宽4米,由石板砌成,四壁涂红色,室北正中有汉白玉棺床,上置刘胜棺椁。整座墓内有排水系统,沟沟相通,最后流入渗井内,避免了水浸损害。
  
  在刘胜墓北面约120米的山坡上建有其妻窦绾墓,内部结构布局与刘胜墓相似,规模略大。两座墓密封无隙,先用石块填充墓道,后砌两道土坯墙,以铁水浇灌弥缝,坚如磐石。刘胜山陵建在山峦之上,居高临下,气势壮观,显示了西汉一方之王的尊严和显贵的地位。
  
  随葬品数量浩大,有铜器、金银器、玉石陶器、漆器等4000余件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两汉分封王陵墓
  一、西汉中山王陵
  
  燕赵大地虽非秦汉帝陵之区,但两汉分封王陵墓却很多,其中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山陵,仍以当时少有的凿山造墓的形式以及随葬的金缕玉衣等稀世文物在中国古代陵寝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满城位于太行山东麓,在县西北山脚下有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有一座孤立的小山,俗称陵山。陵山高200多米,由三个连绵的山峰组成,主峰居中,山顶较为平坦,左右两峰遥相对峙,似人工双阙,天造地设,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就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上。
  
  汉初大封同姓王,以屏藩皇室。汉景帝的庶子刘胜在公元前154年被封中山国,这是西汉第一代中山王,辖境相当今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以北的地区,治卢奴(今定州市)。刘胜死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统治中山40余年之久。
  
  刘胜墓坐西朝东,开凿山岩作墓室,其布局仿人间宫殿建筑。在墓道尽头,南北各有耳室一间,穿过宽敞的中室进入后室,全长51.7米,最宽处32.5米,最高6.8米,墓道长20余米。南耳室为车马房,内葬装饰华丽的马车6辆,马12匹。北耳室内藏粮食、鱼肉类、满缸的美酒以及各式各样的饮食用具。中室最为宽敞,方形,长15米、宽12米,两座宴会用的木质帷帐(已朽烂倒塌)十分精美,这是供死者灵魂饮酒作乐的厅堂。中堂的西端有后门一道,门扉上有铜质镀金兽面衔环一对,打开石门即进入后室,内又分主次两室,主室长约5米、宽4米,由石板砌成,四壁涂红色,室北正中有汉白玉棺床,上置刘胜棺椁。整座墓内有排水系统,沟沟相通,最后流入渗井内,避免了水浸损害。
  
  在刘胜墓北面约120米的山坡上建有其妻窦绾墓,内部结构布局与刘胜墓相似,规模略大。两座墓密封无隙,先用石块填充墓道,后砌两道土坯墙,以铁水浇灌弥缝,坚如磐石。刘胜山陵建在山峦之上,居高临下,气势壮观,显示了西汉一方之王的尊严和显贵的地位。
  
  随葬品数量浩大,有铜器、金银器、玉石陶器、漆器等4000余件。造型独特、装饰新颖的刘胜墓的漏壶,呈圆筒形,高22.5厘米,安插标时的刻箭随水的升降标示时刻。这座古计时仪是目前全国出土的漏壶中有准确年代可考的最早的一件。此外,长信宫灯、当户灯、铜羊灯、铜雀灯、错金博山炉、鼎形铜熏炉、长乐宫钟、错水泉沟纪念林金银鸟篆钟、中山内府钟、钫、

汉代青铜器出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的名墓葬是

  长信宫灯
  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表面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通高48厘米,神态恬静优雅。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堪称“中华第一灯”。
  汉代青铜器出自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
  长信宫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