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殡葬文化徐广源微博慈安太后随葬品

慈安太后1881年去世。这样的回答正确吗在线等回复。

  对的。1837~1881
  1860年发生了什么事?1861年发生了什么事?
  恩。光绪七年。1881年。
  不正确.
  为什么?
  正确吧,你不会BD一下啊
  我就是这样回答的,但是有的人无缘无故地说了一些话。我现在在等待他的回复。他到现在都还不回复。
  那你就把慈安太后的历史发给他嘛。
  1881年(光绪七年)去世,死因成谜,葬于定东凌,去世后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1860年8月,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年仅6岁的儿子载纯继位,慈安和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咸丰皇帝早就觉察到慈禧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因此,他在临终之前,特别密授主喻,嘱咐慈安太后,如果慈禧恃子胡作非为,就让慈安拿出密谕,按祖宗之法治罪于她。 慈禧为了搬掉慈安这块她专权道路上的绊脚石,密令太医用不对症之药,将慈安害死。

慈安太后不是被盗了吗那尸体怎么样保存完好还是腐烂

  1945年土匪马福田手下副官王绍义和黄金仲盗普祥峪定东陵,王绍义这次盗墓,是选在日、军投降,民、国是势力还未开进清东陵之前,这段时间,清东陵基本处于无人管辖的状态。
  其手下小匪首黑龙带领十多人砍开慈安太后的棺材,当时她尚未腐烂的尸身被强行扯出,头上戴有的凤冠首饰之物被抢走。其尸身再无人问津。
  1951年王绍义被逮捕。
  许多人希望能够通过对慈安太后进行尸检来查出其是否是被慈禧所害。
  但慈安地宫一直未曾被科学的发掘与清理,慈安尸体的正是情况也不得而知
  不是 因为慈安是居住在慈宁宫 而慈宁宫的位置在后宫中是最高的
  也就是说慈安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 哎呀 简单的说就是慈安是正宫皇后
  而慈禧不过是偏妃 慈安并不是胆小软弱 只是为人低调 许多事情都不管不问 而慈禧野心比较大 相反慈安不怕慈禧 而且多次因为慈禧擅自干扰朝政而对其警告 慈禧对慈安也是心中不满但不敢表现出来 慈禧一心想操持朝政 但是顾忌慈安的地位与影响力才不敢有所动作 后来慈安因病去世之后 慈禧才逐渐把握权柄 除去肃顺8大臣 掌握大权 控制中国长达半个世纪

慈安太后是怎么样一个人

  孝贞显皇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钮祜禄氏,咸丰帝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嫡母为宗室觉罗,生母为姜氏(后抬入旗籍,改称姜佳氏)。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暴崩于钟粹宫,死因成谜。葬于普祥峪定东陵,上谥,经宣统加谥,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1837年8月12日)出生在广西柳州。
  咸丰二年(1852)二月被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进内,诏封贞嫔。五月,诏晋贞贵妃;六月,已拟为皇后,其嫔妃册封典礼均未举行;十月,立为皇后,时年十六,少于文宗六岁。
  咸丰十年(1860)八月,从车驾出狩热河。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为皇太后。九月回宫。十一月乙酉朔初一,与慈禧在养心殿垂帘听政,时年二十五岁,世人称之为"东太后"。
  同治元年(1862)四月上徽号:慈安皇太后。是时,孝贞、孝钦两宫并尊,诏旨称“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以别之。
  同治八年(1869),内监安德海出京,山东巡抚丁宝桢以闻,太后立命诛之。
  同治十一年(1872)十月,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加上徽号“端裕”二字。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十(1874年12月18日),穆宗病痘,复训政。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穆宗崩,德宗入承大统,复听政。
  光绪二年(1876)七月,四十慈庆,加上徽号“昭和庄敬”四字,至是为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
  光绪七年辛巳三月壬宝云岭墓园申初十,暴亡,寿45岁。五月,上尊谥曰孝贞慈安裕庆和敬仪天祚圣显皇后。九月十七卯时葬昌瑞山南麓偏西之普祥峪定东陵 [1] ,祔太庙。
  宣统元年(1908)四月,加上尊谥“诚靖”二字,全谥: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慈安太后是怎样的一个人她的最大罪过是什么

  慈安太后
  
  
  孝贞显皇后(1837-1887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比咸丰小6岁。初时侍咸丰帝潜邸,咸丰帝登基后于咸丰二年,封贞嫔,贞妃,五月晋贞贵妃,六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咸丰十年八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皇后随咸丰帝自圆明园逃径热河行宫,翌看七月咸丰帝崩,此时皇后25岁。因皇后无子,便立懿贵妃六岁的儿子载淳承继皇位,尊皇后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为“慈安”,称慈安太后,尊其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徽号为“慈禧”,称慈禧太后。因慈安居信在紫禁城东路的钟粹宫,故称“东太后”,慈禧居住在西路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同治、光绪两朝初年,慈安、慈禧两太后先后两次垂帘听政。慈安为人老实,咸丰帝生前曾屡劝帝不应长夜卒宴,但有时遇事也颇果断,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派心腹太监安德海出京置办龙衣,安德海乘船只顺运河南下,龙旗招展,宛如天子出巡一般,沿途搜乔民财,激起民愤,山东巡抚丁宝桢汇报宫中,慈安立命就地正法。此事引起慈禧的极大不满。
  
  1881年三月九日慈安暴亡,卒年四十五岁,因死时突然,故有传为慈禧所害之说。同年九月入葬清东陵普祥峪定东陵地宫。
  
  
  附《清史稿 列传一 后殡葬文化妃》
  
  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广西右江道穆扬阿女。事文宗潜邸。咸丰二年,封贞嫔,进贞贵妃。立为皇后。十年,从幸热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是时,孝钦、孝贞两宫并尊,诏旨称“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以别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同治八年,内监安得海出京,山东巡抚丁宝桢以闻,太后立命诛之。十二年,归政於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复听政。光绪七年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葬定陵东普祥峪,曰定东陵。初尊为皇太后,上徽号。国有庆,累加上,曰慈安端康裕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及崩,上谥。宣统加谥,曰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柔弱女子
  最大的罪过就是没有把咸丰帝给她的能惩治慈禧的诏书拿出来

慈安太后的死因是什么

  是正常病死的,慈安出身名门贵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养,而且她肯定是位城府很深,大智若愚的人,不然,怎么能在美女如云的皇宫里,半年不到就当了皇后呢?而且咸丰皇帝多情好色,慈安太后能稳保住皇帝对她的爱是很不容易的,这点就能看出慈安皇太后是位城府很深,大智若愚的人。而且慈安并不缺乏政治才干,只是不像慈禧那样噬权如命,对政治不感兴趣,而慈禧大事也不敢自己做主,还要和慈安一起商讨,因为慈安的分量要比慈禧大,毕竟还是有嫡庶之分。毫无疑问。慈禧没的胆杀慈安。慈安死前慈禧刚刚大病一场,所以的当时的朝政就是慈安在打理。因为慈安很少处理朝政,一下子全由她打理,她就有点招架不住了,疲劳过度。最终因为脑溢血而死。并不是慈禧害死的
  清史专家徐彻先生经过深入研究考证,并做了大量深入的社会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慈安患的是脑血管疾病,很可能是脑溢血。这种病的重要诱因之九里山公墓一是疲劳过度。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戌时,慈安逝于钟粹宫,终年45岁。慈安之死,事先没有什么明显征兆,三月初九日,慈安身体稍感不适,第二天晚上就死了。
  
  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作了种种猜测。
  
  慈安死得突然,从下病危通知到丧事的处理也有些不合常理。
  
  按照惯例,皇帝、皇太后在病危时,即将近支王公、大学士、军机大臣等朝中亲近重臣召进宫中,托孤遗言,准备后事。慈安崩于三月初十日戌时,而翁同龢在家听到慈安的消息却是在初十日深夜的"子初",通知者是两名苏拉。苏拉者,乃是做粗笨杂活儿的仆役。这说明翁同龢得信并非是宫中正式通知。许多闻讯赶到皇宫的大臣们进入皇宫后,看到宫中寂然无声,一点办理丧事的迹象也没有,还在乾清门吃了闭门羹。其他大臣也不明情况,有的只知道病势甚危。一直等到丑正三刻,乾清门才打开。到日出才召王公大臣们进钟粹宫。这种做法有悖于惯例和常理。
  
  太医为慈安开的处方照例也应先交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传视、审阅,以昭慎重。而王公大臣们直到十一日早将近3点时才看到太医所开的5个处方,其中午刻开的处方有方无药。而初九日的处方一个也没有。
  
  以上这些疑点,让人们满腹狐疑。清廷官方宣布是因病而逝,民间则流传说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也有说是自杀而死。
  
  慈禧害死说。此说又分三种,一是慈安吃了慈禧送的糕饼后,中毒而死。另一个版本来自《清末权监李莲英》一书,该书说慈安是喝了放有毒药的一碗汤后中毒死的。"慈禧害死说"的第三个版本是"错药说"。《清朝野史大观》载:"或曰慈禧命太医院以不对九公山陵园症之药致死之。"
  
  自杀说。《清稗类钞》说:"或曰:孝钦实证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孝贞不能容,又以木讷不能与之辩。大恚,吞鼻烟壶自尽。"归根结底,祸根还是在慈禧身上。
  
  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达20年之久,她俩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关系到社稷江山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是一致的。她们俩之间的矛盾不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慈禧根本没有必要害死慈安。这一点,精明聪颖的慈禧应该比谁都清楚。
  
  既然如此,那么慈安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清史专家徐彻先生经过深入研究考证,并做了大量深入的社会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慈安患的是脑血管疾病,很可能是脑溢血。这种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是疲劳过度。
  病死的!
  清史专家徐彻先生经过深入研究考证,并做了大量深入的社会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慈安患的是脑血管疾病,很可能是脑溢血。这种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是疲劳过度。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戌时,慈安逝于钟粹宫,终年45岁。慈安之死,事先没有什么明显征兆,三月初九日,慈安身体稍感不适,第二天晚上就死了。
  
  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作了种种猜测。
  
  慈安死得突然,从下病危通知到丧事的处理也有些不合常理。
  
  按照惯例,皇帝、皇太后在病危时,即将近支王公、大学士、军机大臣等朝中亲近重臣召进宫中,托孤遗言,准备后事。慈安崩于三月初十日戌时,而翁同龢在家听到慈安的消息却是在初十日深夜的"子初",通知者是两名苏拉。苏拉者,乃是做粗笨杂活儿的仆役。这说明翁同龢得信并非是宫中正式通知。许多闻讯赶到皇宫的大臣们进入皇宫后,看到宫中寂然无声,一点办理丧事的迹象也没有,还在乾清门吃了闭门羹。其他大臣也不明情况,有的只知道病势甚危。一直等到丑正三刻,乾清门才打开。到日出才召王公大臣们进钟粹宫。这种做法有悖于惯例和常理。
  
  太医为慈安开的处方照例也应先交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传视、审阅,以昭慎重。而王公大臣们直到十一日早将近3点时才看到太医所开的5个处方,其中午刻开的处方有方无药。而初九日的处方一个也没有。
  
  以上这些疑点,让人们满腹狐疑。清廷官方宣布是因病而逝,民间则流传说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也有说是自杀而死。
  
  慈禧害死说。此说又分三种,一是慈安吃了慈禧送的糕饼后,中毒而死。另一个版本来自《清末权监李莲英》一书,该书说慈安是喝了放有毒药的一碗汤后中毒死的。"慈禧害死说"的第三个版本是"错药说"。《清朝野史大观》载:"或曰慈禧命太医院以不对症之药致死之。"
  
  自杀说。《清稗类钞》说:"或曰:孝钦实证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孝贞不能容,又以木讷不能与之辩。大恚,吞鼻烟壶自尽。"归根结底,祸根还是在慈禧身上。
  
  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达20年之久,她俩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关系到社稷江山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是一致的。她们俩之间的矛盾不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慈禧根本没有必要害死慈安。这一点,精明聪颖的慈禧应该比谁都清楚。
  
  既然如此,那么慈安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清史专家徐彻先生经过深入研究考证,并做了大量深入的社会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慈安患的是脑血管疾病,很可能是脑溢血。这种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是疲劳过度。
  中毒而死的
  中国历史未解之迷34——后宫篇13——东太后慈安死因之谜
  
  
  
  在清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然发病及暴卒,实在出人意料。从此,慈安之死成为清宫的一件疑案。
  
  东太后慈安,姓钮祜禄,谥孝贞显皇后,为满洲镶黄旗人,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837年8月12日)出生,其父穆扬阿,曾任广西右江道。咸丰为皇子时,钮祜禄氏就已经是他的侧福晋。由于他的嫡福晋(萨克达氏,后上尊号孝德显皇后)于咸丰即位前已经去世,钮祜禄氏遂于咸丰二年二月(公元1852年3月)被封为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又册立为皇后。1861年11月咸丰帝死后,她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尊号慈安,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众人称她为“东太后”或“老佛爷”,与西太后慈禧相对应。
  
  慈安与慈禧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是位德高望重的好皇后,因此众人痛惜其暴崩,并对其死产生了怀疑。东太后当时45岁,小西太后慈禧两岁,“体气素称强健”(孔孝恩、丁琪著《光绪传》),而当时西太后慈禧正病卧在床。所以听到噩耗,很多朝臣都以为是“西边出事”了,等得知结果后惊诧不已。许多官员提出怀疑,尤其是左宗棠,立即大喊有鬼。翁同的《翁文恭公日记》中记载说:“则昨日(初十日)五方皆在,晨方天麻、胆星,按云类风痫甚重。午刻一按无药,云兴脑混乱,牙紧。未刻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酉刻一方天脉将脱,药不能下,戌刻仙逝云云……呜呼奇哉!”仅12小时便由发病至死,岂不“奇哉”?
  
  据说,慈安太后在暴卒的当天还曾经视朝。
  
  而当时枢府王大臣奕、大学士左宗棠、尚书王文韶、协办大学士李鸿藻等觐见慈安,都见慈安面无病状,仅是两颊微红,犹如醉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午后,军机诸臣退,内廷忽传孝贞太后驾崩,命枢府诸人速进议,诸大臣惊诧不已。因为以往帝后生病,总是在军机检视之下传御医用药。而此次忽然传太后驾崩之消息,确实非常奇怪。诸臣入至慈安宫,见慈禧坐矮椅,目视慈安小殓,十分镇静地说:“东太后素来健康,怎会突然死去?”语时微泣,诸臣皆顿首慰藉,均不敢问其症状。最后草草办完了丧事。
  
  根据慈禧以上的表现,人们便认为是慈禧毒死了慈安,而且,传说咸丰帝留给慈安一封密诏,要她必要时处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骗下焚毁了密诏,把自己对抗慈禧的一件最大的武器也毁了,慈禧便毒死了她。
  
  对慈安太后暴卒的具体原因至今还存在着争议,除中毒之说外,还有自杀、自然死亡等说。“自杀”说来自《清稗类钞》,书中说:“或曰:孝钦实证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孝贞不能容,又以木讷不能与之辩。大恚,吞鼻烟壶自尽。”《清朝野史大观》里又用“或曰慈禧命太医以不对症之药致死亡”来说明慈安为用“错药致死”。
  
  不管是“毒死一说”还是“自杀”或“错药致死”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慈禧害死了慈安。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慈安为“自然死亡”,徐彻的《慈禧大传》则倾向于“病死”说。首先,作者认为慈安不善理政,例如召见臣子时说的话分量不足,只会询问其身体状况、行程远近等等,所以她根本不会妨碍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慈禧也没必要害死她。
  
  徐彻提出了《翁同日记》中的关于慈安发病的两则记载作为证据。一则是慈安太后26岁时曾经患了“有类肝厥”疾病长达24天,甚至达到“不能言语”之程度。另一则是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十二月初四日,慈安太后“旧疾发作,厥逆半时许”。“厥症”主要表现为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四肢厥冷,轻者昏厥时间较短,重者则会一厥不醒甚至死亡。
  
  但这也只是徐彻的一家之言,至于慈安太后暴卒的真正原因,只能是作为清宫的疑案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