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城明藩王墓葬随葬品有什么说法

南北朝侯爷级墓葬估计有什么陪葬品

  南北朝的大墓多薄葬,相比较汉代来说,陪葬品很少。(特别是南朝,我对北朝不是特别熟玉叶陵园悉)
  一般来说墓的规格陪葬品是比较次要的,特别是非宗室的人的墓。(就是不是皇室的话,陪葬品规格不会太高)显示墓主人身份的比较重要的东西是碑刻和墓志铭。
  一般出土的会有瓷器,这个包括一些日用器皿,比如酒壶等等,还有一些专门用来陪葬的,比如魂瓶。
  一些陶土制的屋子、偶俑等等。
  会有一些墓主人身前比较喜欢的东西,比如喜欢服食五石散的人会陪葬五石散,喜欢书的人会陪葬书。还有墓主人的印章等等。
  如果有女子合葬,一般还会有铜镜、珠宝饰品等等。
  很多贵族的墓地装饰有壁画和砖雕。
  南北朝的将军多是实权派,都积聚了大量财富!实力雄厚者比如刘裕还自己当了皇帝
  陪葬品一般不外乎铜镜,彩陶等,还有很多金银珠宝
  有些将军墓中有女人陪葬,事实上她们生前是将军的小妾吧
  也有信佛者,一生杀戮颇多 晚年信佛,有用佛像做陪葬品的
  侯爷不太清楚,应该更多一点,可以查南北朝陪葬制度之类的书
  
  中广网广东5月15日消息(记者邓文华 周伟琪 通讯员黄松文 卢俊锋)连州竹仔墩、湟村砖厂和邵村发现3个古墓群,初步判断属南北朝时期。近日,在广东省文物局考古专家的支援下,于3个古墓群里共发现了27座古墓,其中砖室墓26座,另有一座双室墓,专家称在当地属首次发现。截至13日止,省文物局考古专家队伍已抢救性清理发掘古墓20座,出土陪葬品近50件。相关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当地已派出专员对古墓进行保护。
  
  普查:取土场惊现古墓群
  
  4月22日上午,连州市博物馆长魏文石一行5人在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来到连州镇竹仔墩的一个取土场进行勘查。竹仔墩曾于1994年发现了一座西汉年间的木墩墓,目前广东全省仅发现两座。
  
  该取土场有数千平方米,原是一个小山丘,10多年前曾计划在山丘上建厂房,后因故废置。如今四处黄泥裸露,小山丘被挖得东高西低。经过几小时的细致勘察,魏文石在一处山丘下发现了几块残缺的砖块,砖侧刻有花纹。“那是木脉纹,南北朝时期墓砖的一个典型特征。”魏文石迅速作出判断,随后他和博物馆人员陆陆续续在这个取土场发现了8处古墓的痕迹。
  
  当日下午,魏文石等人又在邵村和湟村砖厂发现了古墓群的痕迹。傍晚,魏文石将情况汇总后上报清远和省,并请求考古专家支援。
  
  现场:出土陪葬品近50件
  
  4月28日,省文物局特派3名专家组成的考古队来到连州,经过勘查,考古队在竹仔墩发现古墓15座,邵村7座,湟村砖厂5座,初步判断属南北朝时期。考古队立即着手进行古墓抢救性清理发掘。
  
  记者在竹仔墩现场看到,大部分古墓经已发掘完毕,积土、碎石和杂物均被清走,考古专家正用手铲和毛刷进行最后的清理,并拍照存证。记者发现,古墓大都离地表很浅,均以红砖或青砖砌成,没有封土堆,大多已经残缺。保存较为完整的是标志为12号的古墓,该墓在一小山丘上,用红砖砌成,有封门,墓墙加上弧形顶高约1.3米,墓室长3.1米,宽0.88米,清理发掘时未发现有尸骸,估计因年代久远,加上当地气候潮湿已被风化

明代藩王墓

  潞简王陵墓
  
  湘献王墓
  
  江西明代藩王墓
  
  明辽简王墓
  
  
&炎黄陵园emsp; 
  湖北省已发掘的明代藩王墓数量居全国首位
  发布日期:2006-12-18 新闻来源:
  
  
  
  前日,湖北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表示,明代共有藩王220余位,目前全国已发掘明藩王墓10余座,仅湖北就发掘出5座。考古表明,湖北已发掘明藩王墓葬数量、出土文物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为展示明代藩王的历史古迹,湖北计划新建一座明藩王博物馆。
  
  明朝为了加强统治,往往选择重要城邑和土壤肥沃的地方,将皇子分封为当地藩王,共有藩王220余位。沈海宁介绍说,湖北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藩王最多的地区之一,楚、湘、辽、郢、襄等共44位藩王均受封在湖北,明朝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
  
  湖北累计出土的明藩王文物数量、文物精美程度,均为全国之首。在武昌龙泉山明楚昭王墓、钟祥明梁庄王墓和钟祥明郢靖王墓,不仅再现了绚丽的地下宫殿建筑,而且还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珍贵文物。仅钟祥明梁庄王墓就出土了精美文物5100余件。与此同时,湖北省还发现了大量的明藩王建筑,如明显陵地面建筑、绿影壁、兴王宫等,它们大部分都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文化厅古民居抢救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为了展示位于湖北的明代藩王历史古迹,湖北计划以木兰湖畔正在复建的湖北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为依托,新建一座明藩王博物馆。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及现代化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湖北明藩王文化最真实的一面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