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殡葬文化随葬品气派

常见的陪葬品有哪些

  古王国时期上流社会的陪葬品:
  在古王国时期,陪葬品中出现担任各种工作的仆役俑,包括酿啤酒、烤面包、磨玉米的工人。这是为了保证亡者每日所需的面包和啤酒供应不断。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中王国时期。陪葬品可能包括面包、水果,一桶一桶的啤酒、一缸一缸的葡萄酒、香油和珍贵的油膏,还有头枕、木箱,和衣服、化妆品、令牌、武器、工具和放衣物、首饰的柜子。为了预防万一,除了这些实物之外,还有这些东西的模型。
  陶器,瓷器,牲畜,兵器,衣物,书籍,墓志,金银财宝思亲园陵园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它的晚期。商业经济相对发达,社会生活奢糜腐化,加上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阶层追求享乐社会思潮的兴起,戏曲获得了更为便利的生存发展条件。
  
  明初,南方的戏文已经扩布到东南沿海各省,并以强力的势头向内地和西南发展,及至明万历年间,已经成为广布全国的戏曲声腔,其中的昆曲更由于士大夫阶层的垂青而流传广远。杂剧的势力虽然逐渐消减,但在北方民间仍然长期演出不衰。明代中期以后,北方各地又在民间小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起的戏曲声腔——弦索和梆子,它们的兴起影响了清代全国戏曲的面貌。清代以后,这些戏曲声腔在全国各地到处流播繁衍,随处形成新的地方剧种,衍为中国戏剧文化的壮观。
  
  明清戏曲的兴盛与士大夫阶层对之推波助澜有密切关系。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放诞佻〓、狂荡不羁、纵情享受、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末东南著名文人张岱自称一生“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琅嬛文集》卷五《自作墓志铭》),就是一个绝妙的写照。明清文人还串戏风行,例如屠隆“每剧场,辄阑入群优中作技”(沈德符《顾曲杂言·昙花记》),汤显祖“自掐檀槽教小伶”(《醉答东君二首》之一),甚至一些文人轻贱科举,把身躬排场作为自己的乐趣。明·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明清文人很多都养有自己的家庭戏班,著名者如李开先、屠隆、屠冲暘、沈璟、张岱、阮大铖、冒辟疆、查继佐、李渔、尤侗等等。有时官府里也养戏子,使得政府部门不得不一再发布禁令。清嘉庆四年(1799年)曾有皇帝谕旨曰:“闻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之事……俱不许自养戏班。”(清·明亮等编《中枢政考宝云岭墓园》卷十三“禁令”条)清代小说《歧路灯》第九十五回也写到,开封巡抚说:“近日访得不肖州县,竟有豢养戏班以图自娱者。”
  
  上述这种风气造成文人空前地投入到戏曲创作和戏曲活动中来。明清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文人戏曲作家,创作出数量浩翰的作品,繁荣了戏曲的生命。明清文人从事戏曲创作的动机和目的都与元人不同,如果说元杂剧作家更多为了口腹之虞而投入戏曲创作的话,那么明清传奇作者则主要是出于游戏辞藻,播玩音律,兴之所至,吟咏歌唱,把戏曲作为寄情寓意的工具。
  
  由于戏曲与民俗文化广泛而紧密的结合,戏曲得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去。例如它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戏曲对于下层民众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文化性格的塑造,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他们的教科书和启蒙物。因此,戏曲受到普通小民的普遍爱戴就不奇怪了。清·刘继庄《广阳杂记》卷二说:“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歌唱看戏者。”欣赏戏曲对于文化水平的要求不高,甚至略有修养就可以模仿,清·聂敦观《呵呵道人诗草·观剧》曰:“就中闺门初识字,听词能诵《鸾凤记》。”就描写了这种情况,因此看戏成为明清平民百姓生活中的一项最流行和风靡的事。清·焦循《花部农谭》自序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戏曲与民众生活的紧密结合,造成各类戏曲文物的大量出现。明清时期戏曲文物与宋元显著有别的特点是:宋元戏曲文物大多与墓葬结合,保存于地下,作为陪葬品或冥世生活环境的装饰而出现。明清则大多与人民生活结合,传存于地上,作为世俗生活的装饰品而出现。当我们看到遍布全国各地民间的明清屋舍中镶饰的众多华丽而精美的祥鹤园公墓戏曲砖雕、木雕、石刻、壁画,看到大量平素用于生活装饰的明清瓷器、年画、剪纸、织绣、泥塑里的戏曲内容,我们不是深刻感受到了戏曲对于社会生活渗透力之强吗?

火葬土葬

  中国人处理遗体、遗骨的方式,最多的是土葬和火葬。习惯土葬的层面,传承“孝道为先”、“入土为安”的儒家理念,将逝者遗体、遗骨以不尽相同的方法,掩埋于泥土里。习惯火葬的人们,秉承“重灵魂轻体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却尘缘”的佛教文化,将逝者遗体置之以“薪”,进行火化。中国是文明古国,马可波罗曾经说过“中国是最善待死者遗体的国家”。且,丧葬礼俗源远流长,历史积淀丰厚。土葬、火葬和其它葬式,构成了我国绚烂多彩的殡葬文化。
  一、土葬与火葬的起源
  (一)土葬的起源
  在土葬、火葬和其它葬式没有出现以前,人类以何种方式处理已故同类的遗体呢?说法颇多,没有定论。
  一说,是吃掉遗体,即“食葬”。据《隋书.东夷列传.流求国》记载:“其死者气将绝,举至庭,亲宾哭泣相吊……邑里共食之”。元周致中《异域志.啖人国》云:“凡父母老则与邻人食之,其邻人之父母老亦还彼食之”。
  二说,弃置垂死之人,将遗体“弃之沟壑”,即“野葬”。
  前者,有史料可考。后者,无从考证。笔者以为,在亘古蛮荒时代,人类茹毛饮血,尚未进化到一定的文明程度,采用以上方式处理同类的遗体,不无可能。不管是吃掉遗体,还是将遗体“弃之沟壑”,这也算是一种“葬式”,人死了要处理的“葬”的理念已经形成,为今后人类处理遗体提供了“感性”经验。
  真正的“孝道为先”、“入土为安”的土葬理念起沿于何时呢?放眼四海,土葬习俗普遍流行于世界各地各民族。据考古资料印证,人类用土葬方式处理同类的遗体,约始于旧极乐园公墓时器时代。从我国现存的考古资料看,不论是元谋人、蓝田人,还是北京人、丁村人,都没有土葬同类死者的记载。《礼记.祭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吕氏春秋》云:“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故有葬死之义。葬者,藏也”。至山顶洞人时代,人们不仅懂得人与自然界的分别、与动物的分别,而且懂得把活人与死人分开,把生与死分开。很早以前,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殷时期,中原盛行野葬,遗体抛之荒野,任鸟兽啄食殆尽。姜子牙徒弟武吉之母死亡后,武吉将老母遗体抛于荒野,然后哭泣着回来见姜子牙。姜子牙问武吉为什么哭,武吉回答,老母遗体将被野兽撕食,所以很伤心。姜子牙沉思片刻,对武吉说:“人活着要食土,死了也应该回到土里啊!为什么不挖坑将老母遗体埋入土中呢?”武吉听完,立即返回去把母亲遗体埋葬了。从此,人们都效仿此法,用土葬方式处置亲人的遗体。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曾出土有记载死者身份和时间的“告地下官吏书”的遣策,也足以佐证土葬的事实。据此,笔者以为,我国土葬方式的出现,应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后。
  在我国,有土葬习俗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汉族是很大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侗、傣、仡佬等10个民族,还有鄂伦春、鄂温克、纳西、土家、蒙古、拉祜、普米等族的大部份也采取土葬。尽管土葬的方法各有不同,但都应归属土葬一类。
  (二)、火葬的起源
  火葬,亦称火化、焚尸,是用火焚化遗体的葬式。
  当前,学院群贤在火葬来源问题上,各抒已见,见解颇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一、火葬中国固有,到唐代,被外来佛教所运用;二、火葬在中国古已有之,最初是游牧民族的葬俗;三、火葬确为中国古代葬式之一,得以成为普及民间的习俗,主要靠佛教的推波助澜;四、 火葬是随佛教来的外国葬式。
  笔者经过史料的整理分析,赞同第三种观点。
  左炳文在《我国火葬历史悠久.风俗通》中指出,火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从河涧县出土的一个约20亩的古墓群看,土呈灰褐色,有焚烧的骨块、炭渣、灰烬、烧红的土块。他描绘当时的火葬场景是:土坑里放置柴“薪”等物,将遗体置于土坑之上,用火焚之,然后将骨灰装入陶罐,就地埋葬。杨存田在《漫话火葬》中也认为,火葬是中国古代的葬式之一。他指出:1945年在甘肃临洮县寺洼山发掘的史前遗址时,出土了一个盛有人类骨灰的大陶罐,推定我国的火葬可溯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少数民族采用火葬葬式的,也不乏其证。
  《墨子.节葬下》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然后成为孝子”。仪“义”通假,仪渠即义渠,属羌人一支,地近秦国,活动于今甘肃庆阳、泾川一带。可见,义族人崇尚火葬,将火葬视为升天的必由之路,子女不将先人火葬,就不能成为“孝子”。《荀子.大略》载:“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不焚也”。意即羌人被俘后,不惧捆绑之苦,只是担心死后得不到火化,无法升天。除羌族外,北方少数民族中的羯族也实行火化。《晋书.石勒载记》:石勒“又下书禁国人不听报嫂及在丧婚娶,其烧葬令如本俗”。
  火葬在南北朝和唐代最为流行,到宋代之初,很多地方仍然盛行,这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高国藩在分析民间丧俗时指出:火葬至唐代,因被佛教运用,广为民间采用,并被加上奢侈的仪式。仲富兰在《“入土为安”和葬俗形式演变》中指出:火葬习俗是佛教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罗开玉在《丧葬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之所以我国许多民族曾长期实行火化,是因为佛教促使汉族从新的角度认识了火化,才使火葬在汉族的丧葬习俗中出现。
  二、土葬与火葬的共性与区别
  (一)、共性
  1、重孝道。不管是儒家文化主导的土葬葬式,还是佛教文化支撑的火葬葬式,都是以讲孝道为出发点。土葬葬式的习俗者奉行“入土为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火葬葬式的习俗者奉行“重灵魂轻体魄”,“火化升天”的理念。“孝,礼之始也”。孔子认为:“孝也者,德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即孝是礼仪、道德的根本。完整的孝道观,应包括:敬养—礼葬—时祭,三个环节。不管是古人的火葬和土葬,还是今人的火葬和土葬,在葬礼的程式上,都有“座夜、哭灵、唱孝歌、开路、带孝帕”的基本环节。纵观这两种葬式,都是以孝道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2、显等级。在土葬中,古代的等级显示更为明显。唐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死亡后,墓前可设石人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五品以上官员去逝后,墓前可设石人一对、石羊一对。商贾富户也仿效官员的葬法,墓以石墙砌成,石上雕凤刻凰,墓前设石虎、石羊以饰,占地数十平方米,以显气派。一般民众,也要尽其所能,刻碑于墓前,以表先人功绩,墓碑加以装饰。就是在国家没有推行殡葬改革前,有些官员和富户的老父、老母去逝后,也是沿承古代的土葬方法,建大墓并以石虎、“石像生”等作为墓前饰物。在古代的火葬中,也显等级。唐代的高僧火化前,必要僧人百名,做场面宏大的法事,诵经七天,谓之“做七”,再用檀香木在专设的“焚台”进行焚化。王公贵族,更是程式复杂,极尽奢侈。而一般民众,只能“厚衣之以薪”。“厚衣”,即厚厚的包裹;“薪”即草柴。就是厚厚的将遗体包住后,架柴焚烧。
  (二)、区别
  1、土葬重隆丧厚葬。隆丧,指唁和送殡的人多,场面隆重,热闹非凡;厚丧,即陪葬品多且贵重,坟墓巍峨气派,墓区饰物众多,如石虎、石羊、“石像生”等。中国土葬中的隆丧厚丧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代,从殷墟挖掘出的大量葬品和资料中可以得到证明。据考,商王后妇好之墓墓坑长5.6米,宽4米,深7.5米,墓中“人牲”16个,出土的青铜礼器、青铜兵器、玉器等陪葬品共计1928件,活脱脱一个殷商博物馆。从此,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商王后治丧的隆重程度!又据《汉书.袁盎传》载:西汉景帝时人原涉,其母去逝后,送丧的车子就有1000多辆,送丧队伍庞大无比,轰轰烈烈,隆重非凡。及至近代和20世纪50年代初,隆丧厚丧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屡见不鲜。
  2、火葬重简丧薄葬。火葬从起源至南北朝、唐朝盛行,到明朝、清朝的统治者严厉屡发火葬之禁以后,不再普采用。但,相对于土葬而言,其治丧的整个过程可以用“简丧薄丧”来概括。治丧,最高规格也就是100余人诵经“做七”。焚化遗体的最高“享受”也就是以檀香木为材料。史料中,没有火葬者浩浩荡荡1000余人送丧的记载,更无大量陪葬实物可考。
  通过对土葬和火葬的对比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土葬,源远流长,“入土为安”的“孝道”观根深蒂固;火葬,我国古已有之,是我国古代的葬式之一,并非泊来的“洋葬”,亦非共产党人的创造。佛教东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使之广为采用。土葬,隆丧厚丧者多;火葬,简丧薄葬者众。历史的车轮已驶至21世纪,我国社会已步入文明社会的行列,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正逐步构建。不管哪种葬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是:文明治丧、节俭治丧、简丧薄葬。
  一.从环保角度讲火葬比土葬好
  从亲人角度讲土葬比火葬好 我国多数民族尤其是汉族重视土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下面是土葬的介绍)
  1、同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关。我国中原的广大地区,土地肥沃,农业文明悠久,百姓世代以农为主,视土地为生命之本(有地则生,无地则死),他们认为人死后埋于土中,是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办法,所谓“入土为安”成为汉人的信念,影响至深。
  2、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生命是从泥土中来,再回泥土中去”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汉族崇尚黄色,历代帝王以黄作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居于中位,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土葬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3、土葬对封建制度而言,土葬最能表现阶级和等级的差别。只有土葬才能长久地保存死者生前的权势和地位,如雄伟的墓体,各种墓碑、石人、石兽及其它附属建筑。只有土葬才能经常在墓前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活动,表示生者对死者的追悼之情,又显示了豪华的排场和满足宗法政治的需要。
  二。见上
  三,1、同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关。我国中原的广大地区,土地肥沃,农业文明悠久,百姓世代以农为主,视土地为生命之本(有地则生,无地则死),他们认为人死后埋于土中,是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办法,所谓“入土为安”成为汉人的信念,影响至深。
  2、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生命是从泥土中来,再回泥土中去”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汉族崇尚黄色,历代帝王以黄作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居于中位,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土葬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1、从环境保护角度讲还是火葬好,当然海葬会更好;
  2、中国人不喜欢火葬那是传统原因,相信有一天,大家都会接受的;
  3、社会进步了,那是生产力发展了,并不能让人的思想和思维模式改变,就算是改变,也不彻底
  还是火葬吧,古人讲究入土为安落个整尸,现在不好找了
  火葬太残忍了 我很反对 农村依然有土葬的 四快板八寸厚的大材 三十六杠抬着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入土为安~
  火葬吧。。。土葬在变成僵尸咋整

随葬品有哪些

  最早死者的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粮食、工具、家畜家禽等。人们认为死者虽死犹生,他还要像活人一样生活,因此应该让他带去生活必需品。后来,人们把死者供养起来,不让他们劳作,随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渐渐变成了奢侈品,如金银玉器、布帛绸缎、家具、物品、书画玩器、货币也成为随葬品,供死者花销。然而“人死如灯灭”的事实,对人们意识的渐变是明显的,既然人死后早要成为黄土,随葬品就未必要用实物,于是出现了仿制的象征性的随葬品。人们称这为明器(冥器、社火)。古代的明器多为实物模型,用竹、木、陶木、布帛、锡箔纸等制作。宋代,纸做的明器逐渐流行。一般来说,实物模型明器可用于随葬,也可焚烧,纸做的明器焚烧于坟头。
  冥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的,另一类是象征物。实用明器包括衣食住行,如盘碗、衣帽、被褥、床桌、车马、书童、侍女、房屋、院落等。象征物是人们观念的产物,最具代表性的是聚宝盆和摇钱树。摇钱树东汉墓葬中已有发现,树是铜制的,植于陶质的的座上。铜树枝叶上铸有神话传说人物和吉祥图像,枝上挂有铜钱,树下还有用竹竿打钱的小人。后世的摇钱树多以木、锡箔纸等制成,形似树木。聚宝盆是在一个基座止竖立一个椭圆形的盆,装饰华丽。
  摇钱树有用不完的钱,聚宝盆有使不完的东西,要什么有什么,对于死者来说是最好的物品。现代,农村、城镇送葬的明器追赶潮流,花样翻新,有彩电、冰箱、收录机、摩托车等。有的还为死者准备了城市户口本、医疗证、工作证,让死者在另一世界里农转非、工转干,享受相应待遇。
  又称殉葬品,通常人们会把死者生前惯用的物品与死者一同埋葬,是殉葬品的基本由来。如:逝者生前穿过的衣物。

随葬品的各个时期的随葬品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均已达到相当的高度,随葬品种类日益丰富,不再具有早期墓葬中那种鲜明的时代特色。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她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心腹的太监,慈禧棺内葬宝时,他是参加者。他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详细记录了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价值。 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锒大小珍珠12604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再铺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铺5分重的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被长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全被不但花纹繁多,而且还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字。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贼拆走了珍珠,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免遭危运。在经被之上又盖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网球被,也是传世奇宝。 慈禧头戴凤冠,冠由珍珠宝石锒嵌而成,冠上有一颗重4两大如鸡蛋珍珠,当时价值白银约1000-2000万两,其凤冠价值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此珠分开是两块,透明无光;合拢时是一个园球,可透出一道绿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专家估计可能是两颗钻石。东陵被盗墓将军挖掘后,此夜明珠被孙殿英送给了宋美龄,以逃罪责。 慈禧脖颈上有朝珠三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是红宝石的。她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万安公墓,头前方有蚌佛18尊,头顶一翡翠荷叶,叶满绿筋,如大然一般,重22两5钱4分当时价值285万两白银。头两侧有金,翠玉佛10尊,手边各置玉雕马8匹,玉罗汉18尊。在其尸体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红宝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两;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黄籽粉瓤者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者两个,估价600万两白银;翠桃10个,绿色桃身,粉红色桃尖,难分真伪。翡翠白菜两颗,绿叶白心,在白色菜心上落有一只满绿的蝈喂,绿色的菜叶旁有两只典色的马蜂,俏色用的恰到好处,独具匠心,稀世珍宝,估值1000万两白银。 棺内最珍贵的是座率纹花,烟云流动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珑宝塔。其尸体旁边还放满了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700多件,有些玉料出自新疆如羊脂玉和墨玉非和田而无。当宝物殓葬完毕,发现棺内尚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红兰宝石、祖母绿宝石2200块,仅这些填空的珍珠宝石就值223万两白银。以上才是入棺葬品的一部分。从1879年东陵慈禧墓完工到地宫最后封闭,其间30余年中,还陆续向地宫内放置了各种奇瑰珍宝,金玉祭品1000多件。孙殿英盗挖两太后墓后至今这些无价之宝不知流落何方。 新疆一块数吨重的大玉为做地宫中放置棺木的寝床,送到库车县境而因故搁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