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文化真正的随葬品图片

汉代墓葬陪葬品图片 汉朝老百姓墓有哪些陪葬品

  贵族的话会出现些特制的青铜冥器或是生前用过的一些青铜器,还会出现些陶制的房屋之类的物件。老百姓的墓葬简单的太多了,几件陶器,几枚五铢钱最为正常。
  任务占坑

老祖宗坟里挖出的陪葬品,看图片口大5.5cmg高2.8cm.看图片.是不是青花瓷啊,市场价值多少

  您的这两个“青花瓷酒杯”,是大开门的老的真品;完整地市场上一般喊价在500元左右;不过今年的行情持续低迷,最好是不要出手;有一定市场潜力的,可以当一个品种收水泉沟纪念林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你好!
  
  清末青花瓷酒杯,真品,清末青花瓷存世量超大,价不高,楼下有出500的可折半卖给他,巨赚。
  
  如有疑问,请追问。
  是青花瓷 是清末德化窑的瓷器 价格比较低 属于普品
  市场价多少啊
  按我们河北唐山的市场价,2个也就是几十块。

请专家为之鉴别一下,这座古墓的年代和墓室物品价值。

  一、肯定不是汉墓,墓里刻有如此成熟楷体的字了,而且形制绝非汉墓,随葬品也绝非汉代遗物。单看墓里的字,可以肯定不会是汉晋或以前的墓葬了。
  二、有可能是唐代的墓葬,理由有:1.楼主所说的陶罐从图片上看应该是釉陶或者火候稍低的酱油瓷罐,像是唐代的(没过手,不敢说实了。贵州的材料也不熟悉)。2.宋墓一般没有或极少随葬品。3.明清一般无此等形制之大墓。
  最后,奉劝楼主一句,上报文物部门吧
  既然文物部门都看过了,还问什么?我推断的中晚唐时期属于对上限的一个推断,文物部门的考古工作者既然去过现场,必然会发现更多有利于断代的证据。你在百度上问到内行的可能性极其渺茫(我也不过是学历史的,对考古也算相近专业了,非相近专业的断代就更难了)。就算真遇到高手,不到现场也顶多提供上下限的推断。
  
  此墓多半是中晚唐富商的衣冠冢。
  
  1、青铜器不好断代,但是那个罐子的样式(质地看不出来,但如catoso所说,某亦认为并非普通陶器)某认为应该是双耳束口上釉粗瓷坛,这种样式唐代以前罕见。
  2、金饰的出现说明墓主家境富裕,式样随处可见,年代不好判断。
  3、墓门和墓室构造显示墓主应该是平民身份,没有作为贵族象征的龙虎纹饰。
  4、墓室正对侍女启门图,这种类型的壁画不早于魏晋时期,图像模糊不宜分辨,侍女服饰装束大类中唐。
  5、墓室文字为标准柳楷,可见在唐中期以后出现,墓主人为汉族或受汉族影响颇深的边疆富户。
  6、穹顶或为云贵特色,或为域外风情。
  7、未发现骨骼,而碳化层仅2-4mm,说明该墓为衣冠冢。
  另外,由于唐朝以前,云贵近乎未开发,罕有富户,富商豪贾何以在此留衣冠冢?唐中期以后,黔南有所开发,或有富商。况且唐朝以前商人地位低下。
  我对云南的情况不清楚,但从你描述墓葬中随葬品来看,你还比较在行,照片是05年拍的,是有好多人进去过吧?还是给博物馆或者文管会报告一下吧,墓里面的东西放在家里不好的。
  需要有壁画和青铜瓶的图片才能断代,因为少数民族的用具葬器和书画文化的个体差异太大,凭你几句话根本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哪个金圈不是耳环,从墓葬的形制,墓内部结构,显然并不久远,从石刻浮雕和几个汉字看,应该是明清的墓,大型的天堂公墓石条和彩绘,没有墓志,可能不是朝廷命官,是个土豪或富贾,陶罐和铜壶应该不是下葬是新做的,而是作为古董陪葬的,出土文物很少,显然遭到了洗劫清代可能性较大
  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 一般来说,西汉墓不带耳房,东汉墓多带两个耳房,这是标志。唐墓是墓砖搭起来的,砖之间没有粘合,搭成穹顶。而有墓砖的汉墓并不常见(大墓除外),多为墓坑或坑上加木方。明清墓则多为砖结构,墓砖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死,有的明墓墓顶厚达两米多(七辐七券墓顶)……非常坚固。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过六米。汉墓一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
  根据判断,此墓主人应该是汉朝时期,一般的地主富豪或者低品官员。
  此墓价值相对来说,比较高,至少有考古参考价值。
  但具体,因为谁也没看见,难以判断。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随葬品有哪些

  最早死者的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粮食、工具、家畜家禽等。人们认为死者虽死犹生,他还要像活人一样生活,因此应该让他带去生活必需品。后来,人们把死者供养起来,不让他们劳作,随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渐渐变成了奢侈品,如金银玉器、布帛绸缎、家具、物品、书画玩器、货币也成为随葬品,供死者花销。然而“人死如灯灭”的事实,对人们意识的渐变是明显的,既然人死后早要成为黄土,随葬品就未必要用实物,于是出现了仿制的象征性的随葬品。人们称这为明器(冥器、社火)。古代的明器多为实物模型,用竹、木、陶木、布帛、锡箔纸等制作。宋代,纸做的明器逐渐流行。一般来说,实物模型明器可用于随葬,也可焚烧,纸做的明器焚烧于坟头。
  冥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的,另一类是象征物。实用明器包括衣食住行,如盘碗、衣帽、被褥、床桌、车马、书童、侍女、房屋、院落等。象征物是人们观念的产物,最具代表性的是聚宝盆和摇钱树。摇钱树东汉墓葬中已有发现,树是铜制的,植于陶质的的座上。铜树枝叶上铸有神话传说人物和吉祥图像,福安园公墓枝上挂有铜钱,树下还有用竹竿打钱的小人。后世的摇钱树多以木、锡箔纸等制成,形似树木。聚宝盆是在一个基座止竖立一个椭圆形的盆,装饰华丽。
  摇钱树有用不完的钱,聚宝盆有使不完的东西,要什么有什么,对于死者来说是最好的物品。现代,农村、城镇送葬的明器追赶潮流,花样翻新,有彩电、冰箱、收录机、摩托车等。有的还为死者准备了城市户口本、医疗证、工作证,让死者在另一世界里农转非、工转干,享受相应待遇。
  又称殉葬品,通常人们会把死者生前惯用的物品与死者一同埋葬,是殉葬品的基本由来。如:逝者生前穿过的衣物。

随葬品的各个时期的随葬品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均已达到相当的高度,随葬品种类日益丰富,不再具有早期墓葬中那种鲜明的时代特色。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她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心腹的太监,慈禧棺内葬宝时,他是参加者。他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详细记录了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价值。 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锒大小珍珠12604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再铺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铺5分重的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被长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全被不但花纹繁多,而且还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字。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贼拆走了珍珠,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免遭危运。在经被之上又盖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网球被,也是传世奇宝。 慈禧头戴凤冠,冠由珍珠宝石锒嵌而成,冠上有一颗重4两大如鸡蛋珍珠,当时价值白银约1000-2000万两,其凤冠价值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此珠分开是两块,透明无光;合拢时是一个园球,可透出一道绿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专家估计可能长城华人怀思堂是两颗钻石。东陵被盗墓将军挖掘后,此夜明珠被孙殿英送给了宋美龄,以逃罪责。 慈禧脖颈上有朝珠三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是红宝石的。她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头前方有蚌佛18尊,头顶一翡翠荷叶,叶满绿筋,如大然一般,重22两5钱4分当时价值285万两白银。头两侧有金,翠玉佛10尊,手边各置玉雕马8匹,玉罗汉18尊。在其尸体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红宝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两;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黄籽粉瓤者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者两个,估价600万两白银;翠桃10个,绿色桃身,粉红色桃尖,难分真伪。翡翠白菜两颗,绿叶白心,在白色菜心上落有一只满绿的蝈喂,绿色的菜叶旁有两只典色的马蜂,俏色用的恰到好处,独具匠心,稀世珍宝,估值1000万两白银。 棺内最珍贵的是座率纹花,烟云流动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珑宝塔。其尸体旁边还放满了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700多件,有些玉料出自新疆如羊脂玉和墨玉非和田而无。当宝物殓葬完毕,发现棺内尚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红兰宝石、祖母绿宝石2200块,仅这些填空的珍珠宝石就值223万两白银。以上才是入棺葬品的一部分。从1879年东陵慈禧墓完工到地宫最后封闭,其间30余年中,还陆续向地宫内放置了各种奇瑰珍宝,金玉祭品1000多件。孙殿英盗挖两太后墓后至今这些无价之宝不知流落何方。 新疆一块数吨重的大玉为做地宫中放置棺木的寝床,送到库车县境而因故搁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