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原始社会晚期随葬品有什么说法

7.历史作业

  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晚期,尤其是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后,在这一阶段是明显的过渡期。开始有等级之分。
  1.1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
  1.2神农尝百草,兴农业
  出现了贫富分化

大坟口的原始具名的墓葬里有随葬品

  有的墓随葬的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原始社会晚期一些墓葬里,还出现了被残杀的奴隶或战俘。

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的年代地点及主要特征是什么他们的墓葬中出现什么现象

  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石镰、石锄等。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进步,陶器有了黑陶、白陶。黑陶乌黑发亮;白陶胎薄质硬,色泽明丽。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贫富悬殊特别明显。有的随墓葬的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原始社会晚期的一些墓葬里,还出现了被残杀的奴隶或战俘。
  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原始居民遗址中发现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墓葬,其中有个大墓,墓主是一成年女性,头戴象牙梳,手有指环,左腕套着玉臂环,颈部佩有大理石和松绿石串起来的装饰品,并有陶器、雕花象牙筒、猪头骨等大量随葬品。有的大墓坑有4米多长、3米多宽,随葬品竟多达160多件,内有多种精致的装饰品。对比之下,该遗址已发掘的133座墓葬中,有80座的随葬品只是一般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还有8座竟然完全没有随葬品。随葬朝阳陵园品的多寡和有无,是死者生前占有财产多少的记录,是贫富分化的反映。从而表明,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时期,贫富悬殊的情况已经存在。
  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城南30公里处的大汶河畔。大汶河贯穿南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在宁阳县堡头村西,北片在泰安市卫驾庄东。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遗址总面积约82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1982年,大汶口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汶口遗址内涵丰富,共发现墓葬、房址、陶窑等遗迹100余处。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产生活用具。陶器主要包括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几种。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永福陵园征财富。许多墓葬中还随葬有数量不等的牲猪,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
  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当地居民的埋葬形态。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浙江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贵族把奴隶当做陪葬品是什么时候

  人的陪葬大约是从原始社会晚期,阶级社会形成之时开始的。应该说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特别是在奴隶社会时期,以人陪葬的人殉制度发展到顶峰,随后以人陪葬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人殉逐渐开始被陪葬俑所代替。汉代以后,人殉已经不是一种主要的陪葬习俗,只是一种偶或出现的现象。
  大约公元前2100年
  夏朝
  楼上的,公元前2100年还没贵族呢。
  应该是有人类等级划分制度开始吧。也就公元前200年左右天慈墓园
  人殉制度到了秦始皇时期才真正的杜绝。

随葬品的各个时期的随葬品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均已达到相当的高度,随葬品种类日益丰富,不再具有早期墓葬中那种鲜明的时代特色。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她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心腹的太监,慈禧棺内葬宝时,他是参加者。他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详细记录了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价值。 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锒大小珍珠12604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再铺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铺5分重的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被长中华永久陵园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全被不但花纹繁多,而且还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字。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贼拆走了珍珠,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免遭危运。在经被之上又盖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网球被,也是传世奇宝。 慈禧头戴凤冠,冠由珍珠宝石锒嵌而成,冠上有一颗重4两大如鸡蛋珍珠,当时价值白银约1000-2000万两,其凤冠价值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此珠分开是两块,透明无光;合拢时是一个园球,可透出一道绿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专家估计可能是两颗钻石。东陵被盗墓将军挖掘后,此夜明珠被孙殿英送给了宋美龄,以逃罪责。 慈禧脖颈上有朝珠三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是红宝石的。她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头前方有蚌佛18尊,头顶一翡翠荷叶,叶满绿筋,如大然一般,重22两5钱4分当时价值285万两白银。头两侧有金,翠玉佛10尊,手边各置玉雕马8匹,玉罗汉18尊。在其尸体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红宝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两;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黄籽粉瓤者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者两个,估价600万两白银;翠桃10个,绿色桃身,粉红色桃尖,难分真伪。翡翠白菜两颗,绿叶白心,在白色菜心上落有一只满绿的蝈喂,绿色的菜叶旁有两只典色的马蜂,俏色用的恰到好处,独具匠心,稀世珍宝,估值1000万两白银。 棺内最珍贵的是座率纹花,烟云流动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珑宝塔。其尸体旁边还放满了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700多件,有些玉料出自新疆如羊脂玉和墨玉非和田而无。当宝物殓葬完毕,发现棺内尚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红兰宝石、祖母绿宝石2200块,仅这些填空的珍珠宝石就值223万两白银。以上才是入棺葬品的一部分。从1879年东陵慈禧墓完工到地宫最后封闭,其间30余年中,还陆续向地宫内放置了各种奇瑰珍宝,金玉祭品1000多件。孙殿英盗天山陵园挖两太后墓后至今这些无价之宝不知流落何方。 新疆一块数吨重的大玉为做地宫中放置棺木的寝床,送到库车县境而因故搁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