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角度

中华民族殡葬习俗和文化知识

  殡葬文化是围绕死亡事件和死亡活动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
  并且受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民风民俗、人情世故的影响和制约。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简要的说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 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
  编辑本段中华传统文化细品__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头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依斯兰教,都没有发展前途,因为它们都不能为科学思想所接受,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现在最有利仙居园公墓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以上各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语言和文字上的优势,这在以前的帖子中都谈到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是怎样的?

  套衫。为死者准备的衣服(寿衣)有五七件之多,最多可达十一件(但必须是奇数),先由孝男套上试穿,称为“套衫”。孝男穿好寿衣后,拿一个秤子,好像要称衣服似的,这就是告诉死者寿衣是子孙买的,要他穿了去见祖先。 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施孝生态文化陵园归宗。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而这就揭示了中国人生死观的深层内涵。
  
  
  
  
  
  
  
  
  
  停尸
  
  ----
  
  
  
  报丧仪式
  
  
  
  
  
  
  
  招魂、送魂
  
  
  
  ---
  
  
  
  做‘七’
  
  吊唁。
  
  
  
  
  
  -
  
  
  
  入敛
  
  
  
  -
  
  
  
  丧服
  
  
  
  出丧择日
  
  
  
  
  
  
  
  哭丧
  
  
  
  -
  
  
  
  下葬仪式
  
  http://cn.netor.com/know/mcustom/custom.htm
  
  
  
  自古以来,死亡就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死亡也许是人生中最神秘、最惊心动魄的事件。面对死亡,每一个人应把安详和勇气、生活的力量和慰籍留给活着的人们,这似乎成为人类精神上比宗教还要强烈的需求。因此,关于死亡和死亡以后的事情,从来就是各类宗教谈论的主要话题,也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无不探讨此问题。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围绕着如何认识死亡、对待死者演出了一幕幕历史话剧。在民间中早已形成既相近又有区别的各种自成体系的丧葬文化。由于丧葬文化最贴近人类生活,因此颇受老百姓的关切,甚至将其视为最神圣的私事而加以严格管理。这样,就使丧葬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并逐渐成为一种禁区文化。目前由于殡葬管理的法制化强制化,这些图片在现实生活中将成为历史。
  
  
  
  
  
  
  
  旧时死者入土时,多少有一些陪葬品,其中以幽契最为值得注意。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人活着离不开土地,死后也离不开土地。土地作为一种财产,比货币更稳定,比金银更实际。由此便产生了一种人与鬼之间的土地契约关系,即幽契。
  
  
  
  幽契又称“墓别”,亦称“冥契”、“买地券”。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唐宋以降传布于大江南北。幽契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反映,世间的土地契约是保护土地财产私有权的手段,而幽契是人间契约的模拟,借以保护其阴宅的私有权,在迷信思想中地券是冥府公验的凭证,象征着神权,在墓中起着震慑邪魔、保护墓主魂灵的作用。
  
  
  
  
  
  
  
  
  
  
  
  这是汉民的传统了 没有什么好说的
  
  魏晋南北朝时殡葬礼仪大体上与汉代相同,只是汉代明器陪葬之风甚盛,至魏晋衰落了。但此时在殡葬礼仪上出现了一种渴葬的新现象。所谓渴葬,就是不按传统殡葬利益的时间程序而提前埋葬,"朝终夕葬,相尚以速"。此举受到部分士大夫的诘难和反对,他们向朝廷上书疾呼:"请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殓。如其不奉,加以纠绳。"但部分士大夫的呼吁并没有改变民间渴葬的盛行。这主要是魏晋南北朝期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停,庶民百姓生活艰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平民百姓自然欢迎从间从速的渴葬方式。 中华民俗节庆网
  
  
  
  
  
  
  
  wish.1155815.com
  
  
  
  
  
  当历史车轮进入唐代,殡葬礼仪又反而趋于崇尚周礼倡导的那套模式。唐代一代雄主李世民由于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出现了社会安定、天下大治的盛况。"衣食足,然后知礼仪",只有当天下百姓大众过上温饱的日子,才会在生活的各方面更自觉地崇尚礼节仪制。唐代殡葬礼仪在参照周礼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程序化了。当时一死者从断气到殡葬、奠基完毕,共有六十六道仪式,繁文缛节,不一而足。但另一方面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出唐代盛世的面貌。
  
  
  
  Chinese Folklores & Festivals Website
  
  
  
  
  
  
  
  
  
  www.1155815.com
  
  
  
  宋人对殡葬礼仪也十分重视。宋朝政府为了整饬礼仪,敦厚风俗,曾多次颁发新的殡葬仪注,严立禁约,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政和礼》。北宋许多著名的士大夫也在官修礼书的同时,为整饬礼仪,纷纷著书立说,畅谈各自的观点。例如北宋司马光根据《仪礼》而参照当时所可行的殡葬礼仪,撰成《司马氏书仪》。他所制定的殡葬程序,虽然仍旧基本沿用前代,但已根据当时民间的社会习俗作了一些删改厘订,多为当时士大夫所遵奉。此外,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又以《司马氏书礼》为基础,酌古今之制而有所增削,撰成《朱子家礼》。 民俗节庆网
  
  
  
  
  
  
  
  民俗节庆门户网站
  
  
  
  明、清两代的殡葬礼仪,主要依据《仪礼·士丧礼》,另外参考了《朱子家礼》,形成一套隆重而繁琐的殡葬礼仪。
  
  
  
  www.1155815.com
  
  
  
  www.1155815.com
  
  
  
  中国古代的殡葬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其演变和发展有其客观需要的一面,也就是有其理性的一面,这是应当扬弃的。事物总是可以一分为二的,中国古代殡葬文化有闪耀着崇尚文明、爱敬尊长、寄托哀思的合理成份,这对丰富我国当代的殡葬礼仪文化也是有启迪的。
  
  
  

关于丧文化的作文,800字左右 主题:丧文化之我见

  清明节到来前,长春市下发“禁烧令”,禁止在公共场所焚烧、抛撒殡葬祭奠物品,禁止在专用焚烧炉外焚烧死者遗物,否则将被处以50元至200元的罚款。这一规定,给当地逐渐盛行的丧葬迷信来了一个当头棒喝。
  丧葬祭奠中的迷信风俗,最近几年正由农村向城市蔓延,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临近清明,在长春、天津、西安等城市的一些冥品店、冥品一条街上,纸扎的奔驰汽车、欧洲别墅、笔记本电脑、高级桑拿浴房、总统套房甚至保姆、保镖和狼狗,都成了畅销的祭品,标明为“阎王”的地府银行的现金存折也应有尽有。一些摊贩还公然兜售酷似人民币的冥币。
  另外,在一些地方,造价几万、数十万元的坟墓也互相攀比。在一些城市,不仅婚嫁活动有长长的车队,一些丧葬活动也拉起长长的车队,车队都带着整齐白花、配有摄像机,甚至还要沿街“撒纸钱”,这可比农村阔绰多了。
  中华民族一向重视民族传统和文化传承,亲人故去,举行一些悼念活动和仪式,寄托哀思,本来无可厚非。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了。粗俗化的丧葬祭奠文化,不仅从根本上背离其原本的文化精神,还会助长奢侈攀比之风,进而恶化一个社会的文化生态。
  丧葬祭奠陋习败坏了社会风气,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背道而驰。政府有关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来,充分发挥职能,打击封建迷信活动,有效遏制陋习的蔓延,净化社会风气。广大群众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发扬文明节俭的丧葬文化传统,破除封建迷信,自觉抵制大操大办,摒弃陈腐的陋习,为净化社会风气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可以给你素材,百度一下《化性谈》《弟子规》

如何发展殡葬文化 发展殡葬文化意义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殡葬改革:
  1、破除看风水、选坟地、搭灵棚、摆路祭、出大殡、打幡摔盆、烧香化纸、收送挽幛等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大力提倡文明、俭朴、节约办丧事的殡葬礼俗。
  2、减少铺张浪费的靡靡之风。
  3、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风。
  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一,实行遗体火葬,改革土葬,减少殡葬用地,节约自然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清理限定区域内的散葬坟,实行集中到公墓、骨灰楼(堂)安置,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加强管理,还可减少因拜祭引起的山火,保护山林。
  第三,破除丧葬旧俗和封建迷信,实行葬法与葬礼的改革,采取不占地或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有利于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简化丧事,减轻群众办丧负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第四,一般人对于棺材会有恐惧感,如果火葬就可以避免了。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丧葬仪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儒家思想影响,无论是在形似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
  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丧葬文化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含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从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人死不为鬼”,但活人基于对死人的鬼魂观念,对死人的恐惧、以及对阴间生活的幻想,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葬法和葬礼,这些葬法和葬礼随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同时也受生活的影响,它深刻地反映了人们的宗法观念和伦理思想,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历史、探索古代社会的渊源提供了线索,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存。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丧葬习俗无疑是一种精神创造,所以我们应当客观地去看待它。
  
  自古以来,死亡就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死亡也许是人生中最神秘、最惊心动魄的事件。面对死亡,每一个人应把安详和勇气、生活的力量和慰籍留给活着的人们,这似乎成为人类精神上比宗教还要强烈的需求。因此,关于死亡和死亡以后的事情,从来就是各类宗教谈论的主要话题,也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无不探讨此问题。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围绕着如何认识死亡、对待死者演出了一幕幕历史话剧。在民间中早已形成既相近又有区别的各种自成体系的丧葬文化。由于丧葬文化最贴近人类生活,因此颇受老百姓的关切,甚至将其视为最神圣的私事而加以严格管理。这样,就使丧葬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并逐渐成为一种禁区文化。目前由于殡葬管理的法制化强制化,这些图片在现实生活中将成为历史。 旧时死者入土时,多少有一些陪葬品,其中以幽契最为值得注意。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人活着离不开土地,死后也离不开土地。土地作为一种财产,比货币更稳定,比金银更实际。由此便产生了一种人与鬼之间的土地契约关系,即幽契。 幽契又称“墓别”,亦称“冥契”、“买地券”。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唐宋以降传布于大江南北。幽契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反映,世间的土地契约是保护土地财产私有权的手段,而幽契是人间契约的模拟,借以保护其阴宅的私有权,在迷信思想中地券是冥府公验的凭证,象征着神权,在墓中起着震慑邪魔、保护墓主魂灵的作用。

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分析

  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试用文化人类学整体观这一理论方法,从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葬俗的社会 功能两个方面,对藏族的丧葬习俗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将从生态环境、本教、佛 教和汉文化等四种文化角度探入来解读藏族丧葬习俗产生并发展所依托的民族文化背景 ,归结出藏族丧葬习俗所承载的四项主要社会功能。
  关 键 词:丧葬习俗/人类学/文化背景/社会功能
  藏区的丧葬礼俗类型多样,主要以天葬为主,间有火葬、水葬、土葬、塔葬、二次葬 及多次葬中的复合葬等,以及残存的少量楼葬、罐葬、壁葬、野葬等遗俗。藏族丰富的 丧葬礼俗作为历史、民族、地域性行为模式,透射出藏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不少学 者对于藏族丧葬礼俗的研究,多从宗教的角度探入,认为藏族的丧葬习俗是受到宗教信 仰的渗透与制控,这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渊源。但是较少有文章从 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系统的分析。
  藏族的丧葬习俗作为藏区一种独特的文化,其所呈现的文化现象与所蕴含的文化特质 之间的结合是一个理性的历程,正如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每一个活生生的文 化都是有效力功能的,而且整合成一个整体,就像是个生物有机体。”(注:黄淑娉、 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118.116.115.)所以,必 须把文化现象与文化特质纳入到文化整体中去分析探究,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一种习俗 的产生原由、传承价值和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民俗仪礼形式的丧葬习俗,它的产生与传承不是偶然与莫名的,而是与整个 自然和文化的大背景形影相随。它必然因能够满足本民族的政治、伦理和心理等多方面 的功能而被社会所接受并沿袭。本文试用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和功能论的相关原理和方 法,来透视藏族的丧葬习俗。
  一、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背景
  在中华各民族文化中,藏族文化被喻为雪域文化,具有超然的独特性。然而,藏族文 化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学术界公认的公元7世纪即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印 度传入西藏,经过和西藏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逐渐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藏族文 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藏族文化形成之前后,本教文化、汉文化及其他民族的文化, 都未曾停歇地对其进行渗透与整合,加之藏区独具的自然环境,这种多方合力结构的多 元的民族文化是藏族丧葬习俗约定俗成的背景。归结起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读这种 文化背景。
  (一)环境的生存法则
  自然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产生的前提。藏人祖先在生存奋斗中,首先面对的是青藏高 原这样一个现实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除喜马拉雅山脉外,还有冈底斯山——念青唐古 拉山、喀拉昆仑山、唐古拉山、昆仑山、横断山脉等五大山脉。青藏高原是中国大风( >或 = 8级或者17米/秒)最多的地区,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四周山系连绵、雪 峰林立、旷滩千里。“全藏区宜农土地只占土地资源的0.94%,宜牧土地则达54%。拿西 藏自治区来说,河谷平原仅占全藏土地面积的1.2%。而青藏高原1/3的土地不宜农也不 宜牧。”(注:格桑本、尕藏才旦.藏族丧葬文化[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8.)同时, 大江大河也是藏人面对生存的艰险之处。这些河流时涨时落,变化多端。由于藏区地质 结构的特殊性,这些河流并不能为高原藏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相反,却增加了藏 区的封闭程度。如在西藏,两个内流水系并未构有对外交往的条件,而两个外流水系也 无法成为对外交流的通道。生存空间的封闭使得藏族只能坚守自身的自然资源,加之生 物种类的匮乏,植物生长期的短促,使得生命在藏区显得极为脆弱和珍贵。因为被动地 适应与承受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死频繁的现实状况,藏人在深刻地感受自然轮回与生命 运动的同时,也认识到要对抗艰险的自然环境,人与人只有相互关心和共同拼搏才能够 生存。藏人把人的生老病死视作和其他生物一样,是大自然不可更改的铁律,应该让人 的可视形体在大自然中顺时地诞生消亡;与此同时,因劳动力的稀缺和繁衍种族的艰辛 ,使藏族珍视每一生命个体,他们把对同胞的缅怀融于整体生活中去表达。这种因自然 环境所蕴育的对于生死的达观态度,是形成藏族特有的丧葬习俗的前提。
  (二)本教的灵魂崇拜
  灵魂、鬼魂等观念的存在,决定了藏区早期葬俗的框架。生命的核心是灵魂,死亡只 是可视形体的消失。灵魂和其载体组成的人在生死两界自由穿渡,于是,天神、念神、 龙神构成了一个以天界、中界、下界为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给远古藏人设置了 一个新型的观念世界。藏人信奉一个人有父神、母神、舅神、家神、自己的生命神等五 尊神,并且只能通过祭祀才能求得他们的佑护。藏人认定灵魂永恒,认为魄、魂、躯是 构成人生命的要素,精气、灵魂、血肉三体为一。人在自然界中的软弱无力,令藏人力 图借助其他力量和物质来求得一种自我保护以及对持久生命的维系,于是藏人相信寄魂 物的存在。本教就是在这样一个生命学说的文化氛围中,在远古藏人的功利意识下酝酿 、植根乃至一统天下。本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思想基础。藏 人所谓山神、帐篷神、灶神,以“下镇鬼怪、上祀天神、中兴人宅”、“为生者除障、 死者安葬、动者驱鬼”为其准则。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神交流的专职行为——祭祀的形 成。由此,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以适应藏区人生命需求、心理需求、生活生产需求的丧葬 仪规:第一阶段是围绕“尸魂相合”仪式展开的丧葬活动;第二阶段则是围绕向死者供 献牺牲和招魂仪式所展开的丧祭活动;第三阶段是围绕墓地的杀牲以及墓中的“墓穴厌 胜”法术展开的丧祭活动。本教灵魂不灭观念的指导,使得远古藏族社会就形成一套较 为完整、系统的丧葬程式。
  (三)佛教的生死轮回
  佛教传入吐蕃在赤松德赞(755-797)时期,当时的佛教只是在吐蕃王室和贵族中传播, 并未深入民间。佛教真正深入藏人的内心是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藏族文化的灵魂是佛 教文化,因而藏族人所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是由佛教哲学的基本命题来指导的。如人生 唯苦、四大皆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佛教哲学理论决定了藏人高层面的精神追求。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在恭求“来世”,求得死后的解脱,并渴望进入涅槃世界。藏人最普通的观念即是,在三善趣(人、天、阿修罗)和三恶趣(地狱、恶鬼、畜牲)六道中,不要堕入地狱,沦落为恶鬼或畜牲。佛教教义所承认的灵魂永存使对灵魂价值的重新评估和对灵魂载体的再行安置顺理成章。藏人因此把丧葬的重点放在对亡魂的超度。人们通过超度期望对自己的命运前途拥有选择的权利。人的善恶之因必将决定着天堂或地狱之果,佛教的“因果论”和“六道轮回论”为藏人指出了生命的价值取向。佛教成为藏人的精神导师,从情感上、思想上和行为上指引着藏人的生活。佛教在藏区的传入和普及改变了藏族丧葬习俗形式,其教义和哲学观念成为主导藏族丧葬习俗的精神力量。
  (四)汉文化的天人合一
  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藏区的渗透,溯及公元7世纪上半叶始,其时吐蕃与 唐朝交流频繁。唐文化具有超轶前朝的“有容乃大”般的特有气派,促进了汉文化在藏 区的深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自身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风云际会般的文 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 定,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在儒、道、墨、法、佛诸派的价值观中取得了自觉 的形态。”(注: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0.3 78.)在诸多汉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天人合一思想成为绵亘中国古代数千年的主导文化。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正是对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表 述。《易传·文言》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夫大人者,与 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 奉天时。”(注: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0.3 78.)它强调了人与自然要相互调适的共同原则。就天人合一的理论实质而言,它主张人 与自然二者统一的思想,注重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不能违 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进行一切改造、征服乃至破坏的活动,而只能遵循 自然界的规律去利用和调整自然,使之符合人类的需要,同时也力促自然界的万物蓬勃 生长。藏区严酷的自然环境令藏人认识到自身力量的渺小,深知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 繁衍生息,这种朴素的生命观与汉文化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顺利接轨。藏族的丧葬习 俗强调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无论是最早的野葬,还是天葬、水葬、塔葬、火葬等众多 葬俗,其产生和发展都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不断的协调过程,充分体现了天 人合一的思想。
  二、藏族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
  文化背景是藏族丧葬习俗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民众心理基础,而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则 从实用角度强化了藏族丧葬习俗的传承,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文化历程以及文 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遵守着功能关系的定律”(注: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 方法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118.116.115.)。
  (一)伦理教化功能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社会的正常运转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道德伦理规范来约束社 会内部成员的行为,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正如克莱德·克拉克洪所说的:“人类生 活是一种社会生活,因而必须是一种伦理生活,任何社会若要保持某种稳定和连续,都 必须有一些最起码的社会行为要求。因此,必须有一些公认的行为标准。”(注:史宗. 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册)[M].上海三联书店,1995.)这一观点适用于对藏族丧 葬习俗伦理教化功能的分析。
  以葬俗为载体首先所体现的行为标准是等级观念。在藏区通行的五种葬俗天葬、火葬 、塔葬、水葬、土葬,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等级的烙印。塔葬是作为政教合一的首领——活佛的专有葬仪;火葬也有一定的等级性,在大多情况下是属于社会“上流人”和高僧 及宗教团体成员的专门葬俗;天葬的价值取向表现的是平民理想,它是藏区最为普遍的 丧葬仪式;身份低贱的孤寡流浪者,穷困潦倒的平民,被社会抛弃的恶性传染病人,被 土葬或水葬,他们不能和普通人实行一样规模和形式的葬礼。等级观念凭借丧葬仪轨统 摄藏区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定位。
  在藏族丧葬礼俗中,注重奔丧吊唁的程序,认为是具备社会参与资格的重要象征,籍 此可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心灵境界。如果该去而未去奔丧吊唁,此人则被认为没 有修养、感情冷漠、品质低下而受社会唾弃。同样,部落社会结构的农村牧区,对其成 员出殡送葬已成为其社会组织应负责的有机部分,即便鳏寡也无后忧,村里的头人或“ 议事会”出面料理后事。倘若入不敷出,则由村里垫付,或每户人家资助摊派一定数目 。
  藏族在处理亡人遗产的气度极为豁达,很少为自己的需要、家庭财产的积累发展去考 虑。他们把亡人的衣物供献给活佛,布施给穷人,为亡人积累功德,表现一种舍己为他 的牺牲精神。在丧俗传承的过程中,固化了藏族轻财重情的禀性特点。
  (二)心理平复功能
  藏传佛教是藏文化的灵魂,贯穿藏族生活的始终,因此藏族丧葬习俗更多地体现心理 平复功能。藏人在离世之前需要枕前指导活佛的帮助,“使垂死的人在莫大冲突中得到 了情绪上的展望”(注: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118.116.115.)。同时,藏族的葬礼中不存在长跪长哭守死灵拜遗体的习俗,不 向遗体告别,也不呼叫亡人的名字,更不进停尸的房间,一切都与亡人隔绝,即使是远 方亲眷来奔丧也是如此。在奔丧吊唁期间,亡人房帐中很少有嚎哭、泣声传出。无论老 幼、亲疏、是妇孺或是子女,都不允许放声恸哭。如有人失控,则会有老年人出面制止 。死者的亲属逢丧亲之痛,不可避免地会堕入方寸皆乱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对个人或村 落起到潜在的精神或行为上的危险。藏族这种特有的奔丧吊唁习俗,其功能在于避免因 旁人的情绪失调引起亡人亲属的感情波动,宽慰和平缓亡人亲属的心绪,达到情感的平 稳过度。
  在停灵期间,亡人亲属也不因丧亲感到寂寞或孤独。每天晚上,村里都有七八人左右 的中青年男人在家彻夜守灵,使亡人亲眷能安心地睡眠休息。有的人家请僧人整夜诵念 经文,守更的男人也不时诵唱六字真经,使丧家不显死气沉沉,而是荡漾活力。为了排 遣长夜的寂寞困倦,也为了使房帐中有所生气,除不能唱歌跳舞,守灵的人可以大声喧 哗说笑。藏族社会推崇此为高尚的行为并予以宣扬。出殡前夜,村中的年青人大都会来 守夜帮办有关事项,一夜喧闹、熙熙攘攘,一扫办丧事的沉闷压抑气氛,使满院有股勃 勃活力在游动。综上所述,藏人的丧葬仪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调剂人的心理,使个人 或群体摆脱其精神上的冲突。
  (三)调适社会关系功能
  藏族有句古老的俗语:“喜事要等着人来请,丧事要自觉找上门。”听到丧事消息的 村落人,不管有无亲戚血缘关系,也无论生前来往疏密或是有无宿怨,都会很快派人来 家吊唁。远方的亲朋好友在收到口信后,也想方设法前来吊丧。无疑,丧事可以强化村 落或族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往来沟通。
  在丧事中,不同身份和年龄的人担当相应的职责。外交和采购工作由村中的中青年男 子担当,年青媳妇和姑娘们负责招待和联络等事宜,壮、老年妇女们则集体诵念六字真 经,为亡灵祈祷超度。送殡这一天,全村成年男人按传统规定前来出殡,任何人不得怠 慢和回避,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并将在以后的生活和交际中受到排斥和冷落。 送殡队伍一般都规模庞大,只要是村里的男性(十来岁即可)都要倾巢出动,哪怕是过去 有过怨隙或邻里不和也要前来出殡送葬,社会把此视为情操、人品、胸怀的衡量标准, 作为一个正常人应具备的品质来看待。如果一个人完全局囿于个人的恩怨,对丧事无动 于衷,乡邻会耻笑和鄙弃他。丧事仪礼的过程也是巩固和增进村落内成员团结一致的意 识。
  在祈求保佑的祷词中,无论规模大小、形式简繁,开篇词都是祈请佛和神保佑众生, 解脱众生,而不是针对个人。在意识深处,藏人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和周围众生紧紧系结 在一起,表达了个人为群体利益奉献的舍己为人的情怀。
  (四)生态环保功能
  藏族以天葬为主要形式的葬俗,尽可能少地占用空间和土地,不耗费过多的精力与时 间,以不影响同胞的生存发展为宗旨,其中所蕴含的汉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佛教舍身 饲虎的精神,赋予藏族葬俗卓越的环保功能。藏族的丧葬习俗拥有与自然界产生平衡的 能动力,以努力寻求维持生态平衡为目的,确保一个和谐的生存自然环境。
  自然哺育万物,阳光、淡水、空气、草木,使雪域高原的藏人得以生息和繁衍。在严 酷的地理环境中,藏人对大自然的厚泽更是感受深刻,并把这种情感深入内心。在长期 的高原生活中,藏人体察到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生活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以对大自然报 恩的自觉意识很强。藏族的丧葬礼俗坚持不乱开垦草原、不乱砍伐森林、不乱开掘地下 矿藏、不污染水源等行为规则,精心地保护上苍恩赐的生态资源。藏族的丧葬习俗体现 了人类协调自然环境的愿望和能力。通过合理的葬俗,藏族不断调适自身生存环境中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使二者相互不断的和谐,最终达到维持生态平衡的客观作用 ,使众生拥有一个趋于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
  直至目前,藏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其生态环境一直处于良性循环,保护了“中华水库 ”的涵养蓄积,这的确应归功于藏人根深蒂固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一意识也充分地体现 在藏族所独具的丧葬习俗中。
  
  
  搜篇以湘西赶尸题材的吧,现在很流行这个的

本网站内容归北京实盛原公墓网所有,当前页面地址 http://www.shishengyuan.cn/bzxw/320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高人气墓地推荐

相关推荐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