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古代少数民族石棺殡葬文化

东北汉族丧葬习俗与贵州汉族不同?更像满族

  对。东北的满汉人家生活习惯、文化、服饰、意识观念都基本一致。
  
  
  
  搜一下:东北汉族丧葬习俗与贵州汉族不同?更像满族

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埋葬制度还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的特点。这种丧葬制度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内容由国家法典规定,还有许多内容在民间相沿成俗,反映了宗法社会中人们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念,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道碑制度
  在神道上立碑,就叫神道碑。帝王贵族和一些高级官僚墓前辟有竖向的通道,称为神道。
  后世记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迹并加颂扬的文字多刻在神道碑上,立在墓前的碑碣一般只刻官爵、姓氏、名讳。《清通礼》规定:品官墓碑书“某官某公之墓,妇人则书某封某氏。”八九品以下及庶士碑文曰 “某官某之墓,无官则书庶士某之墓,妇称某封氏,无封则称某氏。”
  石雕群制度
  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也是用来显示身份的,称为石象生。“所以表饰故垄,如生前之仪卫耳”。
  这种墓前石雕群最早出现于西汉。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至今尚存,除一般的动物像外,还有力士抱熊、马踏匈奴等造型,这同当时把他的坟丘筑成祁连山的形状一样,有纪功表彰的意义。
  东汉时贵族官僚墓前排列的石兽,不仅有大小多少的不同,而且种类也有差别。墓前石人,原本是用作墓主的警卫。二世纪中叶,乐安太守麃(piǎo)季长墓前两个石人的胸前分别镌有“汉故乐安太守麃君亭长”和“府门之卒”字样。东汉时,太守一级官员的衙署正门由亭长和门卒护卫。这种石人,后来有个专名,叫做“翁仲”,象征墓主生前的侍从。种种石兽,则叫做“石像生”,体现着墓主高贵的地位。
  唐代的制度是:三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置石人、石羊、石虎各2 件,成对排列;四、五品官员只能置石人、石羊各2 件,六品以下不得置。宋代三品以上可置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四、五品可置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
  明清两代规定:二品以上置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三品置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四品置石虎、石马、石望柱各2 件;五品置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
  至于帝王陵墓神道两则排列石雕群,名目繁多,宏伟精美,是臣下无法比拟的。如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今陕西乾县北)除望柱1 对外,还有飞马1 对、朱雀1 对、立马5 对(原都有牵马人)、武士10 对、狮子1 对、又有少数民族首领石像61 尊。明成祖长陵(在今北京市昌平)的神道长达800 多米,两旁列有狮子、獬豸(xièzhì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骆驼、象、麒麟、马各4 件,二立二蹲,两两相对, 又有武将、文臣、勋臣各2 对,共32 件。
  石望柱制度
  石望柱是由用作坟墓的标志的墓柱演变而来的,最初有两重作用,一是便于墓主后人寻找,二是便于墓主灵魂出游归来认明止息之所。华表也是一种起标志作用的柱状建筑,上端镶有横板,原多木制,后改石制。唐宋以后,矗立在墓前的石望柱、石华表往往刻有装饰花纹,与石人、石兽等组合在一起,具有表示等级、炫耀身份的意义。
  墓志与墓莂制度
  除明器外,专门用于随葬的物品还有墓志、墓莂(bié)等。
  墓志的性质与神道碑相似,都是记载死者姓名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字,而且往往都于文末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辞,不同的是神道碑立于墓前神道之上,供后人瞻读,而墓志则埋入墓中。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的墓志形似墓碑而较小,从南北朝后期开始,一般都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相合而成。志盖多作橥顶形(像小盒扣在顶上),一面刻有篆体的标题。志石刻志文、志铭,唐代以后还署有撰者、书者的姓名。历代出土的墓志中,有不少出自名家手笔,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墓莂又称地券、买地券。志莂是给死者带往冥界的一种模仿地契的物品,表示墓穴及其周围地段已由死者买下,其他鬼魂不得侵犯其所有权。这种行于鬼魂世界的契约虽是迷信的产物,却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最早的墓莂出现于东汉,或铅制,或玉制,或陶制,后世多用砖石或
  木板。早期墓莂的文字与人世真实的券约一样,南北朝以后则多涉怪异,充满道教迷信的色彩。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三章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发展
  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
  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郑玄提到“汉律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
  以下至庶人各有差”。(6)后世制度更为严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典
  章对不同品官和庶人墓地的大小都有具体的规定:
  唐宋元明清
  公侯100 方步
  一品90 方步90 方步90 方步90 方步90 方步
  二品80 方步80 方步80 方步80 方步80 方步
  三品70 方步70 方步70 方步70 方步70 方步
  四品60 方步60 方步60 方步60 方步60 方步
  五品50 方步50 方步50 方步50 方步50 方步
  六品20 方步40 方步40 方步40 方步40 方步
  七品以下20 方步20 方步20 方步30 方步20 方步
  庶人20 方步18 方步9 方步30 方步9 方步
  坟高也尊卑有别:
  唐宋元明清
  公侯20 尺
  一品18 尺18 尺18 尺16 尺
  二品16 尺16 尺16 尺14 尺
  三品14 尺14 尺14 尺12 尺
  四品12 尺12 尺12 尺10 尺
  五品9 尺10 尺10 尺8 尺
  六品7 尺8 尺8 尺6 尺
  七品以下7 尺8 尺6 尺6 尺
  庶人7 尺6 尺6 尺4 尺
  墓碑
  《说文》对碑字下的定义是“竖石也”。碑可以立在庭院中测量日影长
  短,用作计时工具,也可立在门外用作拴牲口的桩子。先秦古书提到的碑,
  都是指这一类长条型的竖石。当时下葬,也在墓穴四角或两边树碑,碑的上
  端凿有圆孔,叫做穿,以穿为支点并控制平衡,用绳索慢慢地悬棺而下。这
  种用来下棺的碑有木制的,也有石制的。棺木放入墓穴后,碑也随之埋入墓
  中。从西汉末年开始,有人把石制的碑立在墓前,既不埋于墓中,也不在下
  葬后撤除,而且在石碑上刻下墓主的官爵姓名,这就成了墓碑。早期的墓碑
  上部仍有穿,顶端或作方尖形,称圭首,或作圆弧形,刻上云气图案,称晕
  首。东汉时墓前立碑蔚成风气,许多墓碑除刻有墓主官爵姓名外,还刻上介
  绍墓主家世生平事迹并加以颂扬的长篇文字,碑阴则详列立碑人的姓名。晋
  代由于墓碑“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13)一度曾予禁止。唐宋
  时准许一定级别的官员墓前立碑。碑首称碑额,刻有螭(chī,无角的龙)、
  虎、龙、雀等图样,碑身下还有碑座,称为趺。当时规定五品以上墓碑为螭
  首龟趺,高度不得超过九尺,七品以上墓碑为圭首方趺,高四尺。明清时更
  把墓碑的形制作为体现墓主身份的标志,规定更为细致:一品为螭首龟趺,
  二品为麒麟首龟趺,三品为天禄、辟邪(传说中的两种神兽)首龟趺,四至
  七品为圆首方趺,圆首的碑又称碣。碑身、碑首的高度、宽度以及趺座的高
  度也都有等差,最高等级的墓碑通高达一丈六尺。原则上庶人墓前不许立碑
  碣,但这种禁令并未严格执行,所以一般人死后墓前大多立有石碑,只是体
  小制陋,又无趺座而已。
  帝王贵族和一些高级官僚墓前辟有竖向的通道,称为神道。如在神道上
  立碑,就叫神道碑。后世记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迹并加颂扬的文字多刻在神
  道碑上,立在墓前的碑碣一般只刻官爵、姓氏、名讳。《清通礼》规定:品
  官墓碑书“某官某公之墓,妇人则书某封某氏。”八九品以下及庶士碑文曰
  “某官某之墓,无官则书庶士某之墓,妇称某封氏,无封则称某氏。”
  5.石雕群
  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也是用来
  显示身份的。“所以表饰故垄,如生前之仪卫耳”。(14)这种墓前石雕群最
  早出现于西汉。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至今尚存,除一般的动物像外,
  还有力士抱熊、马踏匈奴等造型,这同当时把他的坟丘筑成祁连山的形状一
  样,有纪功表彰的意义。东汉时贵族官僚墓前排列的石兽,不仅有大小多少
  的不同,而且种类也有差别。墓前石人,原本是用作墓主的警卫。二世纪中
  叶,乐安太守麃(piǎo)季长墓前两个石人的胸前分别镌有“汉故乐安太守
  麃君亭长”和“府门之卒”字样。东汉时,太守一级官员的衙署正门由亭长
  和门卒护卫。这种石人,后来有个专名,叫做“翁仲”,(15)象征墓主生前
  的侍从。种种石兽,则叫做“石像生”,体现着墓主高贵的地位。唐代的制
  度是:三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置石人、石羊、石虎各2 件,成对排列;四、五
  品官员只能置石人、石羊各2 件,六品以下不得置。宋代三品以上可置石人、
  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四、五品可置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明
  清两代规定:二品以上置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三品置
  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四品置石虎、石马、石望柱各2 件;五
  品置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至于帝王陵墓神道两则排列石雕群,名目
  繁多,宏伟精美,是臣下无法比拟的。如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今
  陕西乾县北)除望柱1 对外,还有飞马1 对、朱雀1 对、立马5 对(原都有牵马人)、武士10 对、狮子1 对、又有少数民族首领石像61 尊。明成祖长
  陵(在今北京市昌平)的神道长达800 多米,两旁列有狮子、獬豸(xièzhì
  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骆驼、象、麒麟、马各4 件,二立二蹲,两两相对,(,) 又有武将、文臣、勋臣各2 对,共32 件。
  石望柱是由用作坟墓的标志的墓柱演变而来的,最初有两重作用,一是
  便于墓主后人寻找,二是便于墓主灵魂出游归来认明止息之所。华表也是一
  种起标志作用的柱状建筑,上端镶有横板,原多木制,后改石制。唐宋以后,
  矗立在墓前的石望柱、石华表往往刻有装饰花纹,与石人、石兽等组合在一
  起,具有表示等级、炫耀身份的意义。
  除明器外,专门用于随葬的物品还有墓志、墓莂(bié)等。墓志的性质
  与神道碑相似,都是记载死者姓名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字,而且往往都于
  文末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辞,不同的是神道碑立于墓前神道之上,供后人瞻
  读,而墓志则埋入墓中。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的墓志
  形似墓碑而较小,从南北朝后期开始,一般都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相合而
  成。志盖多作橥顶形(像小盒扣在顶上),一面刻有篆体的标题。志石刻志
  文、志铭,唐代以后还署有撰者、书者的姓名。历代出土的墓志中,有不少
  出自名家手笔,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墓莂又
  称地券、买地券,是给死者带往冥界的一种模仿地契的物品,表示墓穴及其
  周围地段已由死者买下,其他鬼魂不得侵犯其所有权。这种行于鬼魂世界的
  契约虽是迷信的产物,却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
  盛行。最早的墓莂出现于东汉,或铅制,或玉制,或陶制,后世多用砖石或
  木板。早期墓莂的文字与人世真实的券约一样,南北朝以后则多涉怪异,充
  满道教迷信的色彩。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三章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发展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
  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
  埋葬制度还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
  的特点。这种丧葬制度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内容由国家法典规定,
  还有许多内容在民间相沿成俗,反映了宗法社会中人们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
  念,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埋葬制度
  一、墓葬的起源以及土丘坟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土葬必有坟墓。坟墓连称,似乎是一回事,其
  实这两个字的本来意义是有区别的。《礼记·檀弓上》引用孔子的话说“古
  也墓而不坟”。郑玄对这句话的注释是:“墓为兆域,今之封茔也。..土
  之高者曰坟。”实施土葬,要把死者安放在棺木中,然后把棺木埋入土穴,
  埋棺之处叫做墓,也叫做茔,墓地范围以内叫兆域。在墓地埋棺之处地面上
  堆土成丘,叫做坟,也叫做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为高处,所以汉代
  学者特别提到“葬而无坟谓之墓”(1)。要了解古代的埋葬制度,首先应该考
  察墓葬的起源以及土丘坟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社会初期的人们并不掩埋同类的尸体,而是弃之于原野山谷。《孟
  子·滕文公上》有这样一段话:
  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
  食之,蝇蚋姑嘬(gǔ chuài,吮吸叮咬)之。其颡(sǎng 额)有泚(cǐ
  出汗的样子),睨而不视。..归反虆(léi 盛土器)梩(lí铲土器)
  而掩之。
  孟子认为从不葬其亲到虆梩而埋之,是人们不忍心亲人的尸体遭受野兽昆虫
  的噬食,这是伦理观念进步的表现。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类已经
  对死者进行有意的埋葬了,这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自己集团的成员的关怀,
  眷恋死去的亲人,更重要的是同灵魂观念和原始宗教的产生有关。灵魂不死,
  就成为鬼魂。人们想象鬼魂在阴间即另一个世界,也象活人一样生活,而且
  能自由来往各地,具有生人不具备的神秘力量,尤其是氏族首领和家长的鬼
  魂,在冥冥之中仍然掌握着威权,可以降福,也可以作祸。基于对鬼魂的敬
  畏和对阴间生活的幻想,人们自然而然形成了对死人的崇拜,也就有必要对
  尸体进行一定的处置,加以保护,以讨好死者的鬼魂,由此产生了各种葬法
  和葬礼。
  中国古代丧葬制度
  二、族坟墓制度和家族墓地
  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成员生前居住在同一村落,死后埋葬在同一
  墓地。这种公共墓地制度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新的发展。到了西周春秋时期,
  与实行严密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相适应,死者按宗法关系,在由国家政权
  指定的公共墓地中同族而葬,典籍中称之为族坟墓。《周礼》中规定大司徒
  的职责有“以本俗六,安万民”,所谓的本俗就包括“族坟墓”这一项。郑
  玄指出,这是因为“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族坟墓又分为公墓和邦墓两
  类。《周礼》说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
  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而墓大夫
  则“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
  也就是说,公墓是国君和王室贵族及其子孙的墓地,规划严整,早就画成图
  样,按照宗法关系区分尊卑次序,排定墓地,中间是历代国君的墓,以最早
  葬入的先王为准,把以下各代的国君依一昭一穆、左昭右穆的次序轮流排列,
  依次葬入。在国君墓位的左右,则是其他大小贵族的墓位,身份高的居前,
  身份低的居后。由于这些贵族同出一系,只是以与国君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层
  层区分大小宗,从而具有不同等级的身份,所以实际上如郑玄注所言,是“子
  孙各就其所出王,以尊卑处其前后”。这种事先固定墓次的公墓制度,正反
  映了统治集团成员在世时的宗法关系。邦墓是“凡邦中之墓地,万民所葬地”,
  普通平民葬入其中,也由专门官员掌管,划分地域,分族同葬,葬次也昭穆
  有序(正其位),而且依生前的地位而规格不同(掌其度数)。
  典籍中描述的典型的族坟墓制度在战国时期仍然存在,但随着封建王权
  的膨胀,原先的公墓实际已成为王陵区,只埋葬王及其配偶和少数关系最亲
  近的王室血亲,一般的贵族封君、各级官僚则同平民一起葬于邦墓。这种相
  当于公墓的王陵区显示了地域不断扩大的趋势,如秦以今西安以东,灞河以
  西的芷阳之地为王陵区,秦始皇又为自己在骊山建陵,整个王陵区自西至东,
  绵延达20 多公里。范围如此之广,反映了最高统治者贪欲的扩大。各处发掘
  的相当于邦墓的战国墓地,墓序排列有一定的次序,显然依照宗法规范,而
  且往往有身份差别很大的人交错而葬的现象,这说明世卿世禄制度已经破
  坏,血统亲近的宗亲生前可能地位不同,贫富悬殊,但死后仍由宗法关系维
  系而族葬一处
  
  
  【丧葬】 老人逝世,俗说“归家”、“过身”、“过背”、“老掉”。入殓,俗说“入棺”、“收殓”。安葬,俗说“过山”、“出葬”。办丧事,俗说“做白喜事”或做“丧事”。入殓、出殡、安葬(俗称“落事”)都要请堪舆(俗称“地理先生”)择“吉日、吉时”和安葬的“风水宝地”。 丧葬-过程 入殓:事前孝子孝孙(男丁)穿孝服由吹鼓乐师导引到平时吃水的井里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丢几个铜钱或镍币到井里或塘里,俗称“买水”。将买回的水为死者洗澡,俗称“抹三下”。在县城,买水之前,由吹鼓乐师导引殡葬人员抬着空棺到街上游一趟,俗称“游材”。入殓后到出殡前灵堂要点长明灯,棺材头部还要加一盏油灯,俗称“点脑头火”。富人死后,棺材要停入在厅堂数月至数年,俗称“存枋”。穷人死后,只要日子相合,择日即葬。 出殡:满堂皆白,事前要祭奠,俗称“烧香”,先儿孙后亲朋按辈分大小依次烧香磕头。祭奠后,儿孙及儿媳孙媳等要跪在棺材前一餐饭,俗称“食材(财)饭”。食材饭时,要请一至二位“命好福好”的人主持斟酒盛饭,酒斟二巡,饭盛二次量少。随意食菜,每碗吃一点。主持人要说些吉利话。出殡时,孝子孝孙要加穿粗麻衣、草鞋、系草绳,持孝杖棍。送葬队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此人负责丢引路纸。接着是持旌旗的、抱灵牌的、乐队、祭轴、花圈、送葬的亲朋、灵柩、子孙。行至村外交通道口处(城市、集镇走出街口)“谢孝”,由孝子孝妇等跪向送葬的亲朋叩首。谢孝后,孝子才孙扶柩至坟前,把草鞋、孝棍、花圈等丢在坟地上,即参加筑坟。坟筑好后,有喝彩、撒粮米习俗。

古代“天葬、水葬”是怎样的下葬方式?

  1、天葬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秃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2、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许多神话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亲人时,人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水葬。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漂尸式、投河式、撒灰式。

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分析

  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试用文化人类学整体观这一理论方法,从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葬俗的社会 功能两个方面,对藏族的丧葬习俗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将从生态环境、本教、佛 教和汉文化等四种文化角度探入来解读藏族丧葬习俗产生并发展所依托的民族文化背景 ,归结出藏族丧葬习俗所承载的四项主要社会功能。
  关 键 词:丧葬习俗/人类学/文化背景/社会功能
  藏区的丧葬礼俗类型多样,主要以天葬为主,间有火葬、水葬、土葬、塔葬、二次葬 及多次葬中的复合葬等,以及残存的少量楼葬、罐葬、壁葬、野葬等遗俗。藏族丰富的 丧葬礼俗作为历史、民族、地域性行为模式,透射出藏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不少学 者对于藏族丧葬礼俗的研究,多从宗教的角度探入,认为藏族的丧葬习俗是受到宗教信 仰的渗透与制控,这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渊源。但是较少有文章从 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系统的分析。
  藏族的丧葬习俗作为藏区一种独特的文化,其所呈现的文化现象与所蕴含的文化特质 之间的结合是一个理性的历程,正如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每一个活生生的文 化都是有效力功能的,而且整合成一个整体,就像是个生物有机体。”(注:黄淑娉、 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118.116.115.)所以,必 须把文化现象与文化特质纳入到文化整体中去分析探究,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一种习俗 的产生原由、传承价值和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民俗仪礼形式的丧葬习俗,它的产生与传承不是偶然与莫名的,而是与整个 自然和文化的大背景形影相随。它必然因能够满足本民族的政治、伦理和心理等多方面 的功能而被社会所接受并沿袭。本文试用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和功能论的相关原理和方 法,来透视藏族的丧葬习俗。
  一、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背景
  在中华各民族文化中,藏族文化被喻为雪域文化,具有超然的独特性。然而,藏族文 化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学术界公认的公元7世纪即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印 度传入西藏,经过和西藏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逐渐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藏族文 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藏族文化形成之前后,本教文化、汉文化及其他民族的文化, 都未曾停歇地对其进行渗透与整合,加之藏区独具的自然环境,这种多方合力结构的多 元的民族文化是藏族丧葬习俗约定俗成的背景。归结起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读这种 文化背景。
  (一)环境的生存法则
  自然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产生的前提。藏人祖先在生存奋斗中,首先面对的是青藏高 原这样一个现实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除喜马拉雅山脉外,还有冈底斯山——念青唐古 拉山、喀拉昆仑山、唐古拉山、昆仑山、横断山脉等五大山脉。青藏高原是中国大风( >或 = 8级或者17米/秒)最多的地区,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四周山系连绵、雪 峰林立、旷滩千里。“全藏区宜农土地只占土地资源的0.94%,宜牧土地则达54%。拿西 藏自治区来说,河谷平原仅占全藏土地面积的1.2%。而青藏高原1/3的土地不宜农也不 宜牧。”(注:格桑本、尕藏才旦.藏族丧葬文化[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8.)同时, 大江大河也是藏人面对生存的艰险之处。这些河流时涨时落,变化多端。由于藏区地质 结构的特殊性,这些河流并不能为高原藏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相反,却增加了藏 区的封闭程度。如在西藏,两个内流水系并未构有对外交往的条件,而两个外流水系也 无法成为对外交流的通道。生存空间的封闭使得藏族只能坚守自身的自然资源,加之生 物种类的匮乏,植物生长期的短促,使得生命在藏区显得极为脆弱和珍贵。因为被动地 适应与承受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死频繁的现实状况,藏人在深刻地感受自然轮回与生命 运动的同时,也认识到要对抗艰险的自然环境,人与人只有相互关心和共同拼搏才能够 生存。藏人把人的生老病死视作和其他生物一样,是大自然不可更改的铁律,应该让人 的可视形体在大自然中顺时地诞生消亡;与此同时,因劳动力的稀缺和繁衍种族的艰辛 ,使藏族珍视每一生命个体,他们把对同胞的缅怀融于整体生活中去表达。这种因自然 环境所蕴育的对于生死的达观态度,是形成藏族特有的丧葬习俗的前提。
  (二)本教的灵魂崇拜
  灵魂、鬼魂等观念的存在,决定了藏区早期葬俗的框架。生命的核心是灵魂,死亡只 是可视形体的消失。灵魂和其载体组成的人在生死两界自由穿渡,于是,天神、念神、 龙神构成了一个以天界、中界、下界为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给远古藏人设置了 一个新型的观念世界。藏人信奉一个人有父神、母神、舅神、家神、自己的生命神等五 尊神,并且只能通过祭祀才能求得他们的佑护。藏人认定灵魂永恒,认为魄、魂、躯是 构成人生命的要素,精气、灵魂、血肉三体为一。人在自然界中的软弱无力,令藏人力 图借助其他力量和物质来求得一种自我保护以及对持久生命的维系,于是藏人相信寄魂 物的存在。本教就是在这样一个生命学说的文化氛围中,在远古藏人的功利意识下酝酿 、植根乃至一统天下。本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思想基础。藏 人所谓山神、帐篷神、灶神,以“下镇鬼怪、上祀天神、中兴人宅”、“为生者除障、 死者安葬、动者驱鬼”为其准则。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神交流的专职行为——祭祀的形 成。由此,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以适应藏区人生命需求、心理需求、生活生产需求的丧葬 仪规:第一阶段是围绕“尸魂相合”仪式展开的丧葬活动;第二阶段则是围绕向死者供 献牺牲和招魂仪式所展开的丧祭活动;第三阶段是围绕墓地的杀牲以及墓中的“墓穴厌 胜”法术展开的丧祭活动。本教灵魂不灭观念的指导,使得远古藏族社会就形成一套较 为完整、系统的丧葬程式。
  (三)佛教的生死轮回
  佛教传入吐蕃在赤松德赞(755-797)时期,当时的佛教只是在吐蕃王室和贵族中传播, 并未深入民间。佛教真正深入藏人的内心是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藏族文化的灵魂是佛 教文化,因而藏族人所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是由佛教哲学的基本命题来指导的。如人生 唯苦、四大皆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佛教哲学理论决定了藏人高层面的精神追求。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在恭求“来世”,求得死后的解脱,并渴望进入涅槃世界。藏人最普通的观念即是,在三善趣(人、天、阿修罗)和三恶趣(地狱、恶鬼、畜牲)六道中,不要堕入地狱,沦落为恶鬼或畜牲。佛教教义所承认的灵魂永存使对灵魂价值的重新评估和对灵魂载体的再行安置顺理成章。藏人因此把丧葬的重点放在对亡魂的超度。人们通过超度期望对自己的命运前途拥有选择的权利。人的善恶之因必将决定着天堂或地狱之果,佛教的“因果论”和“六道轮回论”为藏人指出了生命的价值取向。佛教成为藏人的精神导师,从情感上、思想上和行为上指引着藏人的生活。佛教在藏区的传入和普及改变了藏族丧葬习俗形式,其教义和哲学观念成为主导藏族丧葬习俗的精神力量。
  (四)汉文化的天人合一
  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藏区的渗透,溯及公元7世纪上半叶始,其时吐蕃与 唐朝交流频繁。唐文化具有超轶前朝的“有容乃大”般的特有气派,促进了汉文化在藏 区的深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自身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风云际会般的文 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 定,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在儒、道、墨、法、佛诸派的价值观中取得了自觉 的形态。”(注: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0.3 78.)在诸多汉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天人合一思想成为绵亘中国古代数千年的主导文化。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正是对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表 述。《易传·文言》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夫大人者,与 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 奉天时。”(注: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0.3 78.)它强调了人与自然要相互调适的共同原则。就天人合一的理论实质而言,它主张人 与自然二者统一的思想,注重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不能违 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进行一切改造、征服乃至破坏的活动,而只能遵循 自然界的规律去利用和调整自然,使之符合人类的需要,同时也力促自然界的万物蓬勃 生长。藏区严酷的自然环境令藏人认识到自身力量的渺小,深知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 繁衍生息,这种朴素的生命观与汉文化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顺利接轨。藏族的丧葬习 俗强调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无论是最早的野葬,还是天葬、水葬、塔葬、火葬等众多 葬俗,其产生和发展都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不断的协调过程,充分体现了天 人合一的思想。
  二、藏族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
  文化背景是藏族丧葬习俗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民众心理基础,而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则 从实用角度强化了藏族丧葬习俗的传承,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文化历程以及文 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遵守着功能关系的定律”(注: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 方法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118.116.115.)。
  (一)伦理教化功能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社会的正常运转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道德伦理规范来约束社 会内部成员的行为,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正如克莱德·克拉克洪所说的:“人类生 活是一种社会生活,因而必须是一种伦理生活,任何社会若要保持某种稳定和连续,都 必须有一些最起码的社会行为要求。因此,必须有一些公认的行为标准。”(注:史宗. 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册)[M].上海三联书店,1995.)这一观点适用于对藏族丧 葬习俗伦理教化功能的分析。
  以葬俗为载体首先所体现的行为标准是等级观念。在藏区通行的五种葬俗天葬、火葬 、塔葬、水葬、土葬,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等级的烙印。塔葬是作为政教合一的首领——活佛的专有葬仪;火葬也有一定的等级性,在大多情况下是属于社会“上流人”和高僧 及宗教团体成员的专门葬俗;天葬的价值取向表现的是平民理想,它是藏区最为普遍的 丧葬仪式;身份低贱的孤寡流浪者,穷困潦倒的平民,被社会抛弃的恶性传染病人,被 土葬或水葬,他们不能和普通人实行一样规模和形式的葬礼。等级观念凭借丧葬仪轨统 摄藏区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定位。
  在藏族丧葬礼俗中,注重奔丧吊唁的程序,认为是具备社会参与资格的重要象征,籍 此可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心灵境界。如果该去而未去奔丧吊唁,此人则被认为没 有修养、感情冷漠、品质低下而受社会唾弃。同样,部落社会结构的农村牧区,对其成 员出殡送葬已成为其社会组织应负责的有机部分,即便鳏寡也无后忧,村里的头人或“ 议事会”出面料理后事。倘若入不敷出,则由村里垫付,或每户人家资助摊派一定数目 。
  藏族在处理亡人遗产的气度极为豁达,很少为自己的需要、家庭财产的积累发展去考 虑。他们把亡人的衣物供献给活佛,布施给穷人,为亡人积累功德,表现一种舍己为他 的牺牲精神。在丧俗传承的过程中,固化了藏族轻财重情的禀性特点。
  (二)心理平复功能
  藏传佛教是藏文化的灵魂,贯穿藏族生活的始终,因此藏族丧葬习俗更多地体现心理 平复功能。藏人在离世之前需要枕前指导活佛的帮助,“使垂死的人在莫大冲突中得到 了情绪上的展望”(注: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118.116.115.)。同时,藏族的葬礼中不存在长跪长哭守死灵拜遗体的习俗,不 向遗体告别,也不呼叫亡人的名字,更不进停尸的房间,一切都与亡人隔绝,即使是远 方亲眷来奔丧也是如此。在奔丧吊唁期间,亡人房帐中很少有嚎哭、泣声传出。无论老 幼、亲疏、是妇孺或是子女,都不允许放声恸哭。如有人失控,则会有老年人出面制止 。死者的亲属逢丧亲之痛,不可避免地会堕入方寸皆乱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对个人或村 落起到潜在的精神或行为上的危险。藏族这种特有的奔丧吊唁习俗,其功能在于避免因 旁人的情绪失调引起亡人亲属的感情波动,宽慰和平缓亡人亲属的心绪,达到情感的平 稳过度。
  在停灵期间,亡人亲属也不因丧亲感到寂寞或孤独。每天晚上,村里都有七八人左右 的中青年男人在家彻夜守灵,使亡人亲眷能安心地睡眠休息。有的人家请僧人整夜诵念 经文,守更的男人也不时诵唱六字真经,使丧家不显死气沉沉,而是荡漾活力。为了排 遣长夜的寂寞困倦,也为了使房帐中有所生气,除不能唱歌跳舞,守灵的人可以大声喧 哗说笑。藏族社会推崇此为高尚的行为并予以宣扬。出殡前夜,村中的年青人大都会来 守夜帮办有关事项,一夜喧闹、熙熙攘攘,一扫办丧事的沉闷压抑气氛,使满院有股勃 勃活力在游动。综上所述,藏人的丧葬仪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调剂人的心理,使个人 或群体摆脱其精神上的冲突。
  (三)调适社会关系功能
  藏族有句古老的俗语:“喜事要等着人来请,丧事要自觉找上门。”听到丧事消息的 村落人,不管有无亲戚血缘关系,也无论生前来往疏密或是有无宿怨,都会很快派人来 家吊唁。远方的亲朋好友在收到口信后,也想方设法前来吊丧。无疑,丧事可以强化村 落或族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往来沟通。
  在丧事中,不同身份和年龄的人担当相应的职责。外交和采购工作由村中的中青年男 子担当,年青媳妇和姑娘们负责招待和联络等事宜,壮、老年妇女们则集体诵念六字真 经,为亡灵祈祷超度。送殡这一天,全村成年男人按传统规定前来出殡,任何人不得怠 慢和回避,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并将在以后的生活和交际中受到排斥和冷落。 送殡队伍一般都规模庞大,只要是村里的男性(十来岁即可)都要倾巢出动,哪怕是过去 有过怨隙或邻里不和也要前来出殡送葬,社会把此视为情操、人品、胸怀的衡量标准, 作为一个正常人应具备的品质来看待。如果一个人完全局囿于个人的恩怨,对丧事无动 于衷,乡邻会耻笑和鄙弃他。丧事仪礼的过程也是巩固和增进村落内成员团结一致的意 识。
  在祈求保佑的祷词中,无论规模大小、形式简繁,开篇词都是祈请佛和神保佑众生, 解脱众生,而不是针对个人。在意识深处,藏人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和周围众生紧紧系结 在一起,表达了个人为群体利益奉献的舍己为人的情怀。
  (四)生态环保功能
  藏族以天葬为主要形式的葬俗,尽可能少地占用空间和土地,不耗费过多的精力与时 间,以不影响同胞的生存发展为宗旨,其中所蕴含的汉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佛教舍身 饲虎的精神,赋予藏族葬俗卓越的环保功能。藏族的丧葬习俗拥有与自然界产生平衡的 能动力,以努力寻求维持生态平衡为目的,确保一个和谐的生存自然环境。
  自然哺育万物,阳光、淡水、空气、草木,使雪域高原的藏人得以生息和繁衍。在严 酷的地理环境中,藏人对大自然的厚泽更是感受深刻,并把这种情感深入内心。在长期 的高原生活中,藏人体察到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生活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以对大自然报 恩的自觉意识很强。藏族的丧葬礼俗坚持不乱开垦草原、不乱砍伐森林、不乱开掘地下 矿藏、不污染水源等行为规则,精心地保护上苍恩赐的生态资源。藏族的丧葬习俗体现 了人类协调自然环境的愿望和能力。通过合理的葬俗,藏族不断调适自身生存环境中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使二者相互不断的和谐,最终达到维持生态平衡的客观作用 ,使众生拥有一个趋于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
  直至目前,藏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其生态环境一直处于良性循环,保护了“中华水库 ”的涵养蓄积,这的确应归功于藏人根深蒂固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一意识也充分地体现 在藏族所独具的丧葬习俗中。
  
  
  搜篇以湘西赶尸题材的吧,现在很流行这个的

少数民族死后怎么葬?

  分民族来回答吧:
  1回族 传统采用土葬方式,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一般都采取土葬
  2蒙古族 蒙古族的葬式比较多样历史上采用过树葬,蒙古贵族采用密葬法,蒙古族信奉喇嘛教(藏传佛教)后采取火葬。
  3满族 满族历史上采用火葬后土葬(骨灰土葬属2次葬)现在传统上是土葬
  4藏族,历史上采用土葬,现在是天葬,西藏地区的藏族多实行天葬,只有凶亡者和一些传染病亡者被贬用水葬。历史上四川甘孜及一些草原地区的藏族因缺乏燃料,除农奴主实行火葬、天葬外,一般人均行水葬
  5西南信奉小乘佛教的少数民族一般以火葬为主(例如傣族)其余少数民族基本为土葬,但一些特殊死亡原因(如难产),或群体(如儿童)也采取树葬方式(基诺族对非正常死亡(如妇女难产)的丧葬方式。在坟地搭一木架,置棺于上,任风吹雨打,腐烂为止)
  6崖葬(悬棺葬)崖葬习俗早在中国古代濮、越、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临海水土志》对崖葬已有记载,及至近代,部分壮族、布依族、苗族、瑶族、仡佬族,以及现在贵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湾兰屿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7中国实行过火葬葬俗的少数民族有羌、彝、白、纳西、哈尼、怒、布朗、土、拉祜、瑶等。明清以后,唯羌、彝及少数地区的拉祜、纳西等族仍行火葬。此外,藏族的活佛、上层喇嘛或部落头人实行火葬;傣族土葬、水葬、火葬兼行;赫哲族最普遍的葬俗
  
  河南
  
  这个不好说,风俗不尽相同,有的树葬有的火葬有的悬棺有的水葬。
  
  树葬 火葬 悬棺 水葬 土葬 天葬
  
  天葬,土葬,火葬。

收集关于贵州其中一个民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并简要叙述和评价

  两邻居遇鬼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罗布,他有一百个银币的财产,而且力气比牦牛还大,就是胆子小,象老鼠一样;另一个叫塔青,穷得家里只有一个铜币,身体也不结实,胆子却大得吓人,阎王来了也不怕。他们俩屋连屋,中间隔道篱笆。每天晚上,罗布都要把一百块银币数一遍,“嘶令”、“嘶令”,老远都能听见。塔青呢,也把那个铜线丢得叮当响,传到罗布耳朵里,以为他比自己还有钱,不能小看他。
  一天晚上,罗布正在数钱,突然进来一个鬼,没有皮肉,全身只有骨头。罗布吓得战战兢兢,银币通通掉在地上。鬼在他的脸上摸了一下,就不见了。罗布早晨醒来,发现银币丢了,自己嘴巴也歪了。只得暗暗叫苦,连门也不敢出。
  
  第二天晚上,这个鬼又出现在塔青面前,肩上还扛了个皮口袋。培青连忙打招呼:“喂,朋友,有什么事?”鬼说:“对门有个老头快死了,阎王派我来收气,请你帮帮忙,行不行?”塔青说;“当然可以!”说完,就跟着鬼出门了。
  
  一路上,他们边走边谈,简直跟老朋友一样。塔青说;“收气这玩艺,我是头一回干,你得教教我。”鬼把皮口袋拿下来,连比带划地说:“这玩艺最简单不过了。把它放在病人的鼻子下,慢慢往里收气,他全身就会抽筋,眼睛就会瞪天,你把皮口袋用绳子捆紧,这个人的命儿就完蛋了。”
  
  “哎呀呀!太可怕了!难道就没有还魂的办法吗?”塔青装做害怕的样子,问。
  
  “当然有。”鬼说;“把气口袋放在死人的鼻子下,慢慢打开绳子。朝鼻子里送气,他的眼就会变活,眼睛会慢慢放光,人便活过来了。”
  
  “这么说来,你们鬼是什么都不怕啰!”塔青又傻呼呼地问。
  
  “不!我们怕青稞!青稞打在我们头上,就象雷击一样,痛得要命。”鬼跟塔青混熟了,什么都讲。
  
  “唉!我们人也一样,最怕金子和银子。如果有人用山羊头大的金子和绵羊头大的银子砸过来,我非完蛋不可。”塔青一边走,一边说。鬼把这些暗暗记在心里。
  
  他们进了快死的老头的院子,鬼叫塔青躲在楼梯底下,自己上楼去了。不一会儿,楼上传来女人的哭声,鬼洋洋得意地下来了,背了一皮口袋气,口袋太沉,鬼叫塔青背着。两个走着走着,路过一大片青稞地,青稞金晃晃的,马上就要开镰了。
  
  塔青扛着气口袋,一下钻进了青稞地里。鬼回头一看,不见塔青,便绕着庄稼找。塔青捋起一把把青稞粒,向鬼打去。鬼痛得不行,拿出山羊头大的金子和绵羊头大的银子砸过来。两个在青稞地里打了一阵子,村子里传来公鸡啼晓的叫声,鬼被青稞粒打断了几根骨头,收气袋也没有拿到手,使一溜烟逃回桑耶寺鬼洞里去了。
  
  太阳升上雪山的时候,塔青搞了许多金银,背着气口袋从青稞地里出来,正遇上一老一小两个女子在路边啼哭。塔青问;“什么事情,你们这么伤心啊!”年青姑娘抽抽噎噎地说:“我的阿爸昨天夜里死了,丢下阿妈和我,日子怎么过呀?”
  
  塔青说:“如果是这样,说不定我还有点办法。”就把金银拿出来,让母女俩背上,自己扛着气口袋,一直来到老头的家。他按照魔鬼教的办法,果然使老头儿复活过来。全家的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老阿妈再三地说:“小伙子,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就留在我家当女婿吧!”
  
  从此,塔青留在老头家里,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那个鬼呢,因为丢了气口袋,再也没有办法出来害人了。
  
  西藏民间故事中的小兔子
  
  雪域人民的很多民间故事中,小兔子总会是一个善良和绝顶聪明的角色。长者经常喜欢用它的故事来教育小孩,让自己的下一代明白事理、保持善良。
  
  分聪明
  
  很久以前的某天,不管是在陆地还是湿地动物,它们都要在第二天聚会。因为那天全体动物要分最后一个东西,也是最最重要的东西——聪明。每个动物都在想尽办法让自己得到这份东西。
  
  那时候人是毛茸茸的一个笨拙动物,远没有其他动物聪明。不过,幸好人和兔子是很好的朋友。小兔子很可怜自己的朋友,于是想了个办法如何在第二天把要分的聪明让人类得到。小兔子说:“明天大家要密云墓地分的是聪明,因此所有的动物都会很早就到场,但是,你得迟点来。这样的话,动物们都会等你。当你到场时,你装出一幅很悲伤样子说‘怎么就只省下这么一个东西给我了!’。你就跑上去把聪明吃掉”。
  
  第二天,人到场时,的确所有的动物都在等他。他就说“怎么就只省下这么一个东西给我了!”跑上去把聪明给吃了就跑。
  
  动物们生气地追人。人没办法,看到前面有一个洞,他就把自己的头伸到洞里面去了,可是他的身子都在外边。动物们你打我踢地惩罚人。
  
  这时小兔子站在前面说“朋友们,别打他了,他吃了聪明,将来他就是动物们的主人,如果我们今天折磨他,日后他会报仇的。”听见小兔子的这番话没有一个动物再敢打人了。小兔子看见很多动物还是很不服气的样子就说:“我们就把他的毛给拔掉,算是惩罚他吧!”
  
  因为当时人的头在洞里面,所以没能拔光头发和身上一些无法拔到的毛。所以从此以后,人就是最聪明的动物了。
  
  小兔子救白马
  
  一天小兔子在河边玩耍,突然听见有人在叫救命。于是心地善朗的小兔子飞快地跑去救人——原来是一匹白马掉在洞里面了。
  
  马看见小兔子就连续叫着:“小兔子救救我!把我拉出去!救救我!”
  
  小兔子说;“你先别着急!我没法救你出去,因为你那么大我根本就没法拉你上来。可是我刚才看见一匹狼了,我叫狼过来救你。”
  
  这回马可着急了:“别!别!他不但不会救我,而且还北京树葬公墓会吃了我的!”小兔子说:“我有办法让狼救你而且不会伤害你。”
  
  小兔子告诉白马,狼把他拉上洞口以后它需要怎么做以后就去叫狼了。
  
  狼看见小兔子就说:“我三天三夜没吃饭,实在是太饿了,我能吃100个兔子。你算倒霉了,我先吃了你,然后再找另外99只兔子去。”
  
  小兔子不慌不忙地说:“狼叔叔,我知道你很饿了。但是,现在你吃我还是等于没吃,不如我给你一顿饱饭吃怎么样?”
  
  狼半信半疑地问:“你这个小兔子,上次把我给骗了,还没给你算账,你还想骗我?”
  
  “你跟着我到那边就知道了。”小兔子说。
  
  狼看见洞里面掉了一匹又大又肥白马时,很高兴地说:“我三天三夜都没吃饭,这回总算可以饱饭一顿了”。说着说口水都流出来了。
  
  白马说:“你先把我拉上来吃吧,要不然这洞口这么小,你怎么能吃得舒服呢?”
  
  “好吧,我就拉你上来再吃,这样的确会吃得舒服一点。”
  
  狼把马拉上洞口准备吃的时候,马又说:“哎呀!你太不讲卫生了!你看看我这么脏,哪能这样吃啊?!你先把我洗干净再吃不是更好吗?!”
  
  狼虽然很饿,但是它又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于是它开始洗马,洗得很干净。
  
  等狼再次张开大嘴想要在马背上咬一口时,马抬起它的腿说:“好了!现在你看看我蹄子上写了什么?这会让你明白我身上的什么部位能吃和什么部位有毒。”
  
  狼很好奇地低头去看。这时,马抓住时机狠狠地一脚就把狼踢死了。
  
  西藏民间故事大荟萃:58个民间故事
  
  贵州少数民族很多,关于苗族的传说最多。
  
  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些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725.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25.htm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好运!
  
  牛郎织女
  
  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众多但经济社会欠发达、欠开发的内陆山区省份。贵州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组合良好,“水火互济”的能源结构使贵州成为全国发展电力工业的最佳省份。贵州又是全国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门类齐全,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居全国前5位的有28种、前10位的矿产有41种,具有良好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有5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位。集山石、水景、洞穴、林木为一体的自然风光、四季如春的气候与民族民间文化相结合,构成贵州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贵州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发展是贵州面临的第一要务,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使贵州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得到最终解决。根据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应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贵州一不沿边,二不沿海,缺乏区位优势;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又受喀斯特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具备粮食生产和发展现代工业的优势。但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旅游环境是贵州发展的优势资源,国家已将贵州列为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多彩贵州”的成功宣传,为贵州发展旅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能源、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是贵州发展的优势所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这是贵州面临的发展机遇。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既要发挥能源、矿产资源的优势,也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旅游资源。然而,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矛盾,开发不好容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不能为了开发资源而导致对环境的破坏,也不能担心破坏环境而放弃资源开发。 首先,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尽快确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合理规划水能、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从空间分布的角度避免水能、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利用后发优势,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开发的技术水平,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链,提升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减少污染的排放。第三,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落后技术和低水平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第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养,使旅游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本网站内容归北京实盛原公墓网所有,当前页面地址 http://www.shishengyuan.cn/bzgg/94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高人气墓地推荐

相关推荐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