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殡葬文化

为什么美国是土葬,而中国却一直在推火葬

  因为美国人比中国人少很多,而国土面积比中国上不了多少,有足够的土地来实行土葬。
  
  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丧葬习俗。我们国家大多数汉族采用的丧葬方式都是火葬。

他们处理人的生后事除了传统的土葬,火葬外

  一般都是烧成骨灰后再以各种方式处理,比如放进蜡烛或壁炉的砖里,撒在家乡的土里,撒到河里,还有把骨灰分发给来悼念死者的人的。

求关于西方葬礼的一切资料

  西方人非常重视葬礼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并相信这些现象显示出了某些特征。如:葬礼时出太阳,在参加葬礼的人中哪个人的脸被阳光照得最亮,哪个人就可能是下一个死亡者;如果葬礼那天下雨,就意味着死亡的灵魂可以顺利进入天国;如果参加葬礼的人数是单数,其中必有一个不久后便会死去。
  
  预定好的葬礼日期在西方通常是不能被推迟的。如果出了什么原因,葬礼推迟都意味着在3个月内死者的亲属或者邻居中必然会有人死亡。例如在被推迟的日期内包括星期日的话,那么这一凶兆就可能出现,而且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
  
  在西方,有些日子是不宜举行葬礼的,如元旦,否则在死者所属的教区内,在新的一年中的每一个月就都将举行葬礼;再如星期日,否则就意味着在一个星期内还会接连地举行三次葬礼。
  
  此外,西方人认为,出门遇见葬礼队伍是不吉利的;如果遇见葬礼,便会跟着送葬队伍走上一小段路,这样可以避免凶兆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当棺材运往墓地下葬时,西方人是绝对不肯走在棺材前面的,他们相信这样做会使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大难临头,甚至会死亡;但如若这时遇到了一个牧师或传教士,这一凶兆就会自行消除;遇见灵车也同样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尤其是空的灵车,但这一凶兆只有在灵车面对面地驶来时才真正成为凶兆。
  
  西方国家的丧葬礼仪基本上属宗教式的丧葬礼仪。人死后,首先在死亡地或尸体发现地的登记处进行登记,由医生或验尸人员签发书面证明,并在死亡者生前居住地的基层组织办理登记;而后对亲友发出通知或在报刊上公开宣布。
  
  葬礼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遗嘱、遗言确定是土葬或者火葬。丧葬事务一般由.殡仪机构或承办人具体安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时间、地点以及举行葬礼仪式的时间、地点等。西方葬礼仪式一般同结婚一样,多在教堂举行。具体程序是,先把棺材运人教堂,由一位教士念悼词并为死者祈祷,然后用一块天鹅绒棺罩遮盖住棺材送往墓地或火化场。
  
  葬礼与葬礼弥撒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在葬礼后的某一天)举行,一般由神父或死者亲属议定,包括祈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
  
  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
  
  近现代以来,由于崇尚“科学精神”,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兴起,使西方人能以一种“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进一步淡化了社会对殡葬的热情。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也是以死者为“中心”,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总之,西方丧葬礼俗有我们可借鉴之处。死亡文化的本质是生存文化,从一个民族的死亡文化中可以窥到那个民族的全部生存哲学。
  
  西方虽然民族众多,但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丧葬礼俗基本大同小异,下面就西方丧礼中比较一致的方面予以概述。
  
  葬式。西方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两种。无论采用哪种葬式,均葬于公墓。
  
  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死者提供丧事服务的事业也极为发达,这里将有关国家类似我国殡葬事业单位设置情况略作介绍。
  
  英国、德国。在英、德两国的殡仪馆都是由私人投资兴办经营的,它的任务是负责办理尸体安葬和火化前的丧事活动,包括将死者遗体从医院或家中运到殡仪馆,为死者整容、穿衣并装殓入棺,为死者悼念活动提供灵堂和各项服务,将死者遗体运送到公墓(或火化场)。英德两国的火葬场和公墓是设在一起的,是一个服务单位,火葬场就建在公墓之内。由于两国实行土葬或火葬由死者选择,当死者遗体运到公墓后,按约定实行土葬者,即人土安葬;实行火葬者即送火化间进行焚化。
  
  英国在19世纪70年代自倡导火葬起,就提倡不保留骨灰。因此对骨灰处理方法是多样化的,有的将骨灰撒在墓地内的一株鲜花或一棵树木的周围,并在鲜花或树杆拴上标签,署以死者的姓名和生卒时间,作为安葬死者的标志,就相当于我国现在倡导的以树代墓的新葬法;有的将骨灰和水泥混合在一起压制成砖,上面刻上死者姓名,用这种砖在墓地内的适当地方彻成墙,以供后人凭吊;还有定时(一个月)将火化的骨灰,由火葬场集中埋葬在一个土坑内,上面种植花草,并标出以某年某月火葬者骨灰埋葬标志,死者亲属只须记住火葬年月即可找到死者骨灰埋葬地。上述办法处理骨灰一般只保管十年,过期之后将撤埋新死者的骨灰。
  
  德国则规定遗体或者骨灰都要埋葬在公墓之中,埋葬占用墓地的使用时间最多不得超过30年,过期则要更新埋葬的遗体或骨灰,因此德国公墓虽有几百年历史但规模始终没有扩大。英德两国十分重视公墓的绿化和美化,公墓在两国都是人们游览的公园。
  
  美国。美国殡葬单位的设置分两种情况,有10个州只准单一经营一种服务项目,如经营殡仪馆就不准再经营公墓或火葬场;另有40个州则准许殡仪馆、火葬场和公墓三者混在一起同时经营。美国殡葬单位经营内容和项目与英德两国相似,只不过兴办要求更严格、设施更豪华些。美国的殡葬单位都是私人兴办的,在设置之前均要到当地政府登记,经审查符合条件者发给许可证方能开办经营。美国的公墓有别于其它国家,埋人地下遗体的20%仅在地面上树一个石碑为标志,这种占地少、依次排列的墓地多为贫困者;另有80%土葬者都要修建一个由花岗岩或大理石筑成的地面建筑物,墓上刻有死者的碑文或肖像,墓地周围则以草坪、花丛环绕。自上个世纪美国政府不允许原有公墓扩大面积后,美国兴起了向高空或向地下发展的纪念堂等殡葬设施。
  
  日本。日本的殡葬单位较多,全国仅火葬场就有2000多个,较2000年底我国所有火葬场还要多出六、七百个,日本的火葬场遍布城市和乡村,仅东京一地火化设施就多达十余处。日本的殡仪馆、火葬场和公墓都是单独设置的经营单位,各自承担丧事活动中的一项或几项任务。殡仪馆和公墓最为赚钱,均由私人兴办,火葬场因是地方的一项公用服务设施,故为国家开办。日本的公墓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在村民居住地附近山上,有固定范围,只准埋葬本地居民中死者的农村墓地(相当于我国的农村公益性墓地);另一种是经营性墓地,设在城市郊区的山地上,公墓内经过总体规划,分别设置不同的墓区,并预先修好墓穴供丧主选用。每个墓穴占地为1.5平方米,但最多不准超过6平方米。公墓都进行绿化和美化,修有凉亭、水榭、渔塘及各种塑像,并配备有商店和餐厅,成为一个墓地公园。
  
  教堂包办

看看国外的“殡葬管理处”都干啥

  看看国外的“殡葬管理处”都干啥
  来源:网络 北京树葬公墓 |发布时间:2016-05-16 15:37:23
  
  
  殡葬,行业特殊,兹事体大,关系到伦理道德、环境保护、公共利益,政府监管万万不可缺席。强调政府监管职责、维护公众消费权益、重视公益性,为发达国家殡葬业立法的共识。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殡葬管理模式,可分为法国政府负责模式、瑞典教会主导模式、美国市场主导模式。特别是美国与日本,殡葬监管体系高度法制化,举凡设施建设、殡葬服务、遗体与骨灰处理、行业准入和监管,无所不包,极为完备。
  日本
  四季变化鲜明的樱花,最能够象征生命的兴衰起落!日本是亚洲最早实行火葬的国家,火化率为99%。殡仪馆和公墓均由私人兴办,火葬场由国家开办。现有火葬场所7000家,1万多个骨灰存放处。
  目前,日本每年平均死亡人口约140万。专家预计,到2040年每年将有166万人死亡。多数丧葬服务市场仍掌握在地方小型殡葬业者,最大丧葬服务业者市场占有率仅为1%。
  早在1884年,日本就制定了墓地及埋葬的管制规定。1948年实施的《有关坟墓、埋葬的法律》,历经十几次修订。法律倡导骨灰撒散,保护环境,移风易俗,成效卓著。
  日本设立墓地、骨灰存放处、火葬场需由政府审批,但政府并不参与具体经营。墓地分为民营墓地、寺院墓地、公营墓地和公园墓地,消费者通过购买取得使用权。日本是寸土寸金之地,大城市里墓地价格非常贵,一块墓地的价格从三四万人民币到10万人民币左右不等。
  日本殡葬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殡葬服务基金制度、生前预约殡葬服务合同制度较为完善,制定了殡葬服务设施标准、违反殡葬法规处罚措施等。厚生劳动省举办殡葬指导标准考试,但不直接干预行业具体收费。日本殡葬业服务不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享受低保者免费安葬。
  09年,日本电影《入殓者:礼仪师的乐章》,把殡葬业者描述成“旅行协助工作”,贴切传达人生如旅行的真意。创下全国300万人次的观影纪录,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影片风靡一时,为殡葬业加分不少,大家恍然,原来生命的告别,可以是一件如此美丽的事情。许多日本年轻人抢着要从事殡葬业。
  进入高龄化社会,日本殡葬市场年年成长,一年1500亿人民币庞大商机。洼田顺生在《尸体的经济学》书中提到,葬仪业毛利率高达50%,祭坛更有“黑盒子”之称,价格高低差距达70万日元以上。
  觊觎千亿殡葬大饼,零售巨头永旺挟通路优势,正式进军殡葬业市场。与400家殡葬业者签约,设计了六种不同的服务内容,从29万8千日元到148万日元(1.8万到3万人民币),全年无休大打宣传攻势。
  今天的日本,死亡,不再是禁忌。殡葬业变身“朝阳行业”,各类推销葬礼策划、墓地、纳骨堂的广告,高调亮相,毫不避讳地称其为“人生最后的购物”。殡葬服务业者各出奇招,让告别,成为另一种美学。他们的口号是:即使是最悲伤的离别,也要留住你最美的容颜!
  德国心理学家哈泽说得好:“以前人们常常会在墓碑前怀念故人,认为这样保持了某种联系。但现在对许多人来说,有没有一座坟墓和墓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只要有心,默想也能传情,可若是无意,墓碑造得再大也没有人来看望。”
  尘归尘、土归土,人的一生终究回归大地。在生命里的最后一别,不管是送者,还是行者,都会希望挥手的姿态,够美!
  美国
  “美国每8秒钟有一人出生,每13秒钟有一人死亡。同时,国际移民每25秒钟增加一人。大约每12秒美国总人口增加一人。” 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超3亿的美国,一年死亡人口不下260多万,市场规模160亿美元,2.5万家殡葬公司,去年平均利润率6.5%。
  殡葬方式分土葬和火葬,供民众自由选择。平均火化率不到三成,大城市不过70%。全美殡仪馆27000多家,平均1.1万人就有一家。墓地数量难以计算,从规模宏大的国家公墓,到小巧精致的家族墓地,不一而足。
  美国殡葬服务业,走的是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私有化的企业管理方式,连国家公墓的建设运营,也处处可见市场机制的影子。最大的殡葬业巨头国际服务公司(SCI)1969年上市,员工两万,市值40亿美元。经过半世纪发展,旗下1800多家殡仪馆和400块墓地,遍布43州,并将服务网络向南美和欧洲延伸。
  去年《商业周刊》爆出猛料,SCI为了销售业绩不惜亵渎死者。一项集体诉讼中,原告律师冈萨雷斯称:“SCI的信条是多多益善,公司严重缺乏监管。墓室和棺材悄悄打破,尸骨散落在林间,以便出售更多墓地。”
  SCI丑闻提醒世人:市场化的殡葬服务业,离不开政府监管。美国无单行的联邦殡葬法,相关监管法规,多散见于行政法典、健康卫生法典或其他综合法典中。联邦立法之外,州立法更是重要法源,由此派生出众多规章。
  细看法条,动辄几百甚至上千的条、款、项,洋洋洒洒。内容包山包海,涵盖从业人员、经营主体、设施建设、设备标准、经营规则、服务对象、违法行为处罚措施和救济途径。规定具体详尽,操作性很强。
  除了基本的行政审批许可、监督检查、违法处罚等公法内容,还有殡葬合同、风险保证基金、金融信托等私法条款。当事人权利义务,自不必说;听证、申诉等程序法规定,比比皆是。
  美国殡葬业最大特点,非全方位、全过程的“事先许可”制度莫属,政府监管为重中之重。与其他经济领域实行事后认可制度截然不同,殡葬行业中确立了全面、完善的“事先许可”制度,防范道德风险,保证专业水准。
  全国殡葬管理机构是联邦殡葬管理委员会,主要通过制定殡葬规章,宏观指导全国殡葬管理工作。各州、县负责本地殡葬设施建设规划、殡葬单位设立、殡仪服务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经营者在提供殡葬服务之前,需要事先取得有关认定和许可。申请是否给予批准,首要考虑因素就是公众利益。听证会鼓励公众参与,重视对公众利益的维护。
  美国50个州,几乎每个州都有两到三所殡葬专科学院或在大学设立殡葬系。殡葬服务的从业人士须参加专门考试,取得执业资格,接受年检。
  美国法律规定:殡葬服务购买人,签署合同后有十天 “冷静期”。在此期间撤销合同,无须赔偿,而服务提供者无权撤销合同。美国公民丧葬消费差距较大,最低1000美元,最高10万美元以上,棺木的价格从几百美元到几万美元不等,骨灰盒价格最高的也上万美元。这些消费一般由保险公司从死者养老保险金中支出。
  “一旦永别,一切都随着遗蜕的肉身化为一缕青烟,死者一无所求。只有生者营营不休。他们生命的意义和对他们生命的回忆,属于活着的人,一如他们的葬礼。不管死者现在变成了什么,他们只存在于生者的信念之中。” 1998年美国图书奖《殡葬人手记》,发人深省。
  美国殡葬服务业高度成熟,殡葬服务场所的数量和布局的科学化合理化、殡葬设备设施的科技现代化、殡葬专业教育的高度发达、殡葬服务的人性化专业化、殡葬工作者的专业化执业化、殡葬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市场化,值得借鉴。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美国丧葬文化是怎么样子的?? 教堂用棺材和下葬用棺材的不同?

  教堂用棺材和下葬用棺材相同 房山墓地 如果一个美国人死后要求火化,是要将其从教堂用棺材中抬出
  
  对。没区别。无论什么棺材葬礼和下葬都是一个棺材...还有防止假死可逃生,有电话的棺材,多了去了。
  火化的话教堂葬礼或墓地葬礼上就不用棺材了,所以没有抬不抬出的问题。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美国人死后办丧事吗

  他们办葬礼的。要是是老人的话,并不是像中国那么伤心。
  
  我参加过一个美国天主教老太太的,老人的孩子孙子重孙都从四面八方赶来聚在一起。前一天晚上有个接待会,展示老人生前的一些照片。葬礼这天先在教堂礼拜,遗体告别,之后开着车队去墓园,下葬。大家不是特别伤心的,主要是怀念为主。
  
  吓人
  
  他们也是要办葬礼的

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是火葬还是土葬

  中国火葬,少数民族可以有土葬
  其它国家基本都是土葬,美国等欧美国家火葬和土葬都可以
  
  多种方式并存,以土葬和火葬为主。
  土葬,人类死亡后丧葬方式之一,流行于世界各地,一般是把人的遗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于土中(区别于‘火葬、水葬、天葬等),墓碑(墓志铭)或有或无,有的地方只立坟头石,并无文字。坟前或有祭奠台供后人祭奠。
  在中国,土葬已被火葬逐步取代。国家划定范围作为火葬区,禁止土葬。目前,山西,陕西,贵州,四川等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仍以土葬为主,绝大多数城市聚居地区已被禁止土葬。

本网站内容归北京实盛原公墓网所有,当前页面地址 http://www.shishengyuan.cn/cjwt/29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高人气墓地推荐

相关推荐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