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设计规范,关于殡仪馆设计规范的详细分析

“殡仪馆与居民区的距离最少2公里以外。”是什么文件中的哪一条规定的?请引用具体的条款!

  依据我国《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81-2000)和《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离居民区最少2公里以外的地方,且处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一级殡仪馆的建筑面积和功能要求有哪些

  3.0.3 殡仪馆应选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
  3.0.4 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4 总平面设计
  4.1 总平面布局
  4.1.1 总平面布局应根据功能分设业务区、殡仪区、火化区、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区和停车场。
  4.1.2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以殡仪区为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做到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车辆和人员的分流有序。
  3.殡仪区与火化区相邻设置,并设廊道连通。
  4.骨灰寄存区内宜设置祭悼场所。
  5.行政办公用房朝向良好。
  6.有改扩建余地和绿化用地,绿化率不应小于35%。
  7.有集中处理垃圾的场地。
  8.应设祥鹤园公墓置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厕所。室外公共厕所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的规定。
  4.1.3 殡仪馆不应少于2个出入通道,其中1个专供殡仪车通行。
  4.1.4 停车场设计除宜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等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做好交通组织。
  2、在停车场出入最方便的地段, 应设残疾人
  
  你好!
  
  按照国家一级殡仪馆标准设计建设,馆区占地123亩,建筑面积10207平方米,投资概算4986万元(决算约5900万元)。有业务接待、守灵服务、吊唁服务、遗体整容化妆、遗体火化、环境保护、骨灰存放、行政办公等八大功能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为什么殡仪馆都建在远离市区的地方?

  一是大家都认为殡仪馆是个不吉利的地方,所以会尽量建在偏远的地方,二是在火化时会产生一些烟尘气味,所以也不宜建在闹市区。
  
  殡仪馆与居民区的距离最少2公里以外,毕竟对传统的中国人民来说殡仪馆不是个吉利的地方,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接轨,打破了不少老传统,封建迷信渐渐远去,太远太偏僻的话,也很不方便啊。
  依据我国《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81-2000)和《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离居民区最少2公里以外的地方,且处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殡仪馆与居民区的距离最少2公里以外。 清颐园公墓 依据我国《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准则》(GB18081-2000)和《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限定,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离居民区最少2公里以外的地方,且处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殡仪馆选址的其他要求
  1、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2、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3、殡仪馆应选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
  4、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扩展资料:
  殡仪馆是各地区民政部下设的事业单位,设置于城镇中,是专业承办丧葬事宜的机构。殡仪馆下设殡葬咨询室、殡葬业务接洽处和火化车间(火葬场)等部门。殡仪馆为丧家提供接运尸体、提供悼念活动会场、火化、骨灰寄存等多项服务。
  殡仪馆是一个公益性的殡葬事业单位。殡仪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有利于强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完善公益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突出公益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殡葬服务方面的需求。
  
  那是因为迷信的原因,因为说了人死了就会到阴间去,市区的阳气比较重不适合死人,,还有是因为活人的心里作祟所以一般都建在郊外
  
  比较近的话,热卖比较害怕吧!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吉祥园公墓设计有哪些硬性要求,比如间距,面积,防水,道路,建筑什么的。

  公墓一般是建在郊区,不同的级别的公墓硬件要求都不一样。基本要来是: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募穴的间距为1米,单个骨灰墓面积不得超过2平方米,双穴不得超过4平方米。在建全的排水系统、防火安全系统、道路不得超过8米。硬性指标就是墓穴大小和绿化,绿化率必有达到87%才行。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关于殡葬礼仪..要求详细说明

  一、丧葬办理程序
  1.死亡证明: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2.注销户口:
  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3.联系火化:
  (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联系火化,登记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遗体所在地、死者户口所在地;
  (2)登记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等;
  (3)预定服务项目,服务时间。
  
  4.接运遗体:
  按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
  
  5.遗体火化:
  (1)遗体运送到殡仪馆;
  (2)遗体整容;
  (3)遗体告别;
  (4)遗体火化,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
  (5)领取骨灰。
  
  6.骨灰安放:
  按选定方式安放骨灰,并领取骨灰存放证。此后,家属持此证明来公墓祭扫。
  
  二、骨灰安葬方式
  1.骨灰堂:室内骨灰架寄存,是目前骨灰安放的主要方式。
  2.骨灰墙:在墙壁上砌格子,将骨灰盒放入,用石板封闭。
  3.骨灰亭:亭式建筑,亭内、外墙可以存放骨灰,类似骨灰墙寄存。
  4.骨灰廊:彩画地上长廊,墙内存放骨灰,石板封闭。
  5.骨灰深葬:将骨灰存入地下室封闭,地上为亭。
  6.骨灰林:将骨灰埋入选择好的树下,做简单标记。
  7.骨灰墓:地下修建墓穴,地上立碑。
  8.骨灰撒海:随时办理登记手续。
  
  三、丧葬祭扫注意事项
  1.丧葬事宜要由国家批准的殡葬单位办理:
  丧葬必须由国家批准的殡仪馆、公墓及殡葬服务站来办理。要直接与这些殡葬单位的服务人员联系,不要找非殡葬服务单位和人员来代办丧葬事宜。
  
  2.骨灰要安放在合法公墓:
  不要将骨灰存放在非法公墓。非法经营性公墓有两类:一类是指一些乡、村和单位,在未经市民政部门批准和未得到市规划、土地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兴建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性公墓,对这类公墓民政部门将逐步予以取缔。另一类是乡村办的公益性公墓,它们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只能安置本乡村死亡人员的骨灰。
  
  3.在异地去世人员的丧葬办理:
  根据有关规定,在异地去世人员,原则上遗体应当在当地殡仪馆火化,禁止运往外地。因特殊原因确需运回原籍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经当地民政部门批准;
  (2)必须在当地殡仪馆进行防腐、消毒等处理;
  (3)必须由当地卫检部门出据的《移运证》;
  (4)必须由当地殡仪馆承办遗体运送业务。运送到安葬地殡仪馆。
  
  4.祭扫活动须知:
  我国素有在祭扫中烧香、烧纸的习俗,致使每年清明节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为保障骨灰堂公墓、林地的消防安全,维护扫墓活动的良好秩序。严禁在骨灰堂、公墓、林地烧纸和其它动用明火的行为。对违反者,依照国家和当地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移风易俗
  1.保护环境:
  丧葬应当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尽量采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殡葬方式。我国殡葬管理部门提倡火葬方式,并在各个行政区划内都设立了专门的骨灰存放地或公墓。我国除少数人口稀疏的山区仍实行土葬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实行火葬。火葬可以减少占地和环境污染。不得在荒山野外随意设立墓地,那样一方面造成环境破坏,另一方面这种非法墓地得不到政府部门的保护,容易遭到破坏,使故去的人得不到安息。
  
  2.厚养薄葬: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老人在世时,子女应该尽心奉养,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使老人身心健康、幸福快乐。当老人去世后,丧事要从简,不要铺张浪费,丧事的丰与俭并不代表子女的孝顺与否。
  
  3.破除迷信:
  在进行丧葬祭扫活动过程中,要坚决禁止任何封建迷信行为。不得借丧葬祭扫搞任何封建迷信活动。
  
  五、遗体接运
  各地殡仪馆有24小时值班电话,可以预定遗体接运时间、预定遗体存放方式、灵车随叫随到。
  
  六、遗体告别
  1、整容:各地有专业整容师,再现亲人容颜,抚慰家属心情。
  
  2、告别仪式:殡仪馆布置灵堂、奏哀乐、照相、摄像、代写挽联、租买花圈、鲜花及花篮等服务。
  
  七、遗体火化
  当日火化当日取灰、安放,多种骨灰盒可供挑选。
  
  八、安放方式
  有骨灰堂、骨灰墙、骨灰亭、骨灰廊、骨灰深葬、骨灰林、骨灰墓、骨灰撒海
  
  九、丧葬用品
  各地殡仪馆均提供骨灰盒、挽联、花圈、鲜花、鲜花篮等服务。
  
  十、祭扫活动
  各地殡仪馆可以提供鲜花、绢花、盆栽花。专门设置焚烧冥纸、物品的地点

国家标准火葬场应该修建在离居民多远的地方

  我们这边都是国道边 离市区差不多20分钟的车程 应该有20公里
  
  好!依据我国《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81-2000)和《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离居民区最少2公里以外的地方,且处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建立火葬场有关规定

  建立火葬场有关规定:
  1、年焚尸量大于4000的:5年平均风速大于2米每秒是700米距离。
  2、5年平均风速2到4米每秒是600米距离。
  3、5年平均风速大于4米每秒是500米距离。
  4、年焚尸量小于4000的:5年平均风速大于2米每秒是500米距离。
  5、5年平均风速2到4米每秒是400米距离。
  6、5年平均风速大于4米每秒是300米距离。
  
  
  
  扩展资料:
  1、殡仪馆应设有防雷保护设施。骨灰寄存用房应为二类防雷建筑。
  2、业务厅、悼念厅和骨灰寄存室应根据需要分别设置广播音响设施。
  3、殡仪馆内应配备通讯设施。
  4、骨灰寄存室的照明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穿金属管或采用护套为阻燃材料的铜芯电缆配线,并单独设置回路控制开关。
  5、殡仪馆内宜对计算机系统、监控系统和通讯系统综合布线,暗管敷设。
  6、骨灰寄存用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7、殡仪馆宜设置自动监控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年焚尸量大于4000的:5年平均风速大于2米每秒是700米距离
  5年平均风速2到4米每秒是600米距离
  5年平均风速大于4米每秒是500米距离
  
  年焚尸量小于4000的:5年平均风速大于2米每秒是500米距离
  5年平均风速2到4米每秒是400米距离
  5年平均风速大于4米每秒是300米距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葬场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火葬场及现有火葬场扩建、改建工程。现有火葬场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卫生防护距离 health protection zone
  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
  3.1 火葬场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和年焚尸量规定
  3.2 本标准规定的火葬场与居住区的位置还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以尽量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本网站内容归北京实盛原公墓网所有,当前页面地址 http://www.shishengyuan.cn/bzxw/301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高人气墓地推荐

相关推荐

标签云